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郑强:教语文可是教一个民族文化的根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做客中国青年网“两会大家谈”。记者李延兵 摄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李延兵 实习记者 苏贺 编辑 贾元熙)3月5日晚,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内蒙古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三位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嘉宾主持、中国传媒大学移动互联网研究所所长曹三省做客人民政协网“两会大家谈”,畅谈“教育公平”、“应试教育转型”、“未来中国教育走向”等问题。
【教语文可是教一个民族文化的根】
以下为实录:
主持人:非常感谢三位校长。我们的访谈也开始步入佳境。我们仍然围绕当前的高考制度,刚才在一定层面上探讨的公平和人才培养特色之间的关系。我就想这一轮请问三位校长,这次从郑强校长开始,您认为高考是否是我们当前最公平的一种竞争方式,如果中间我们针对考试这个层面怎么去实现公平的最大公约数,而教育公平和我们对于培养有特色的人才之间有没有需要折中和综合考虑的地方?
郑强:我刚才已经回答了,我非常赞同,高考制度大体我认为全世界都有,都要为分数。大家要做一些综合的调整,我可能要得罪一些外语教授,外语就是:不是这个国家的人学了的语言才叫外语,外语实际上是一个工具,学了英语,到美国和英国想去当人上人,我想泼冷水了,他们连工作都找不着。你凭着英语可以在美国混一个头面?不可能。虽然我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也是化学教授,但是我越来越感受到,我们能够做出科学来,实际上是跟文化有关系的。
所以,我始终在中国的中学讲一句话:什么最重要,教语文可是教一个民族文化的根,你是在教育这个孩子今后一辈子赖以生存的情感的根。要谈恋爱是要语文的,要哄老婆也是要靠语文的。所以要讲高考改革,我觉得余地很大,我们叫权重,我个人认为语文对中国文化、传统、历史的了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的确要强调学语文,人民用钱养了你,你为谁服务的问题。中国的科学大家,为什么解放的时候,这么多著名的科学家,(即使)中国这么穷他们为什么要回来?这件事不是特别简单的事,是我现在要质问我的学生的事:贵州这么穷,贵州用血汗养的孩子到底有几个读完书愿意为国家报效的?(再回到)高考改革,虽然我能说英语德语,但我个人建议高考改革要加大国文、中国历史考试的份额和比重。这是我的个人意见。
编辑:罗韦
关键词:语文 郑强 民族文化 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