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两会评论 两会评论
该怎样给教育资源分配纠偏?
原标题:高考按考生人数分配录取指标可行吗?
非常评
全国人大代表、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校长李光宇在谈及高考录取,特别是重点大学的录取比例时说,重点大学,特别是“985”高校、“211”高校,对河南投放的指标太少。他强烈呼吁重点高校增加对中西部地区人口大省的招生指标,按各省考生人数比例分配录取名额,对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更公平。(3月9日《郑州晚报》)
推进高考公平须改革录取制度
只有取消分省计划,实行重点大学不分区域面向全国的自主招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高考录取按各省人数分配名额这一提议,早在10年前,就曾被热议。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也曾按照这一方法,分配录取名额,但是,其他985、211院校并没有跟进。按照学生人头分配名额的方式,很简单直接,但真要执行,却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
一是录取名额多的发达地区并不同意。二是各地的教育质量差距大,按人头分配,忽视了各地的教育质量差异以及生源个体差异,如果这种名额分配方式实施,会出现从教育发达地区,到教育不发达地区的高考移民,另外,高校也难以根据生源质量,自主调节在不同地区的招生名额。
问题出在我国高考实行的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上,如果这一制度一直存在,那么,怎样分配高校录取名额,就一直是一个问题。目前的分配方式不公平,按照考生人口比例分配也会有新的问题。只有打破这一录取制度,取消分省计划,实行全国重点大学不分区域,面向全国的自主招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我国学生申请美国的大学,会分户籍吗?没有,所有中国学生申请国外大学,都用统一测试成绩(TOEFL、SAT或雅思)和自己的学业成绩去申请,大学结合学生的统一测试成绩、学业表现和大学的考察进行录取,在录取时,会考虑地区和家庭因素。那么,我国高考为何不能采取这一方式呢?为何一定要坚持分省计划,以及与之对应的按户籍报名制度呢?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在调整各省的高考录取指标,尽力缩小各地的录取率差异,但是,由于这是基于目前录取制度基础上的调整,因此,只能有限缩小差距——在总体录取率(包括三本、高职院校)方面,各地的录取率在缩小,但在重点大学的录取机会上,却相差很远。因此,要推进高考公平,必须从根本上对高考录取制度进行改革。
□蒋理(教育学者)
教育资源分配纠偏不能单靠“计划”
通过争夺指标来实现资源拢聚,依然有着计划的烙印。
这不禁让人想起此前那位人称最执着的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也是用八次提案的形式表达对河南教育不公平的呼声。从现实数量来看,河南有本科类公办高校30多所,民办高校10多所,加上专科学校,就是100多所高校。但河南一亿人口只有一所“211”。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河南考生所面临的教育不公平,可谓是清晰可见。而作为以教育投资为主业的李光宇代表,有此番言词恳切的“呼喊”,无论是基于其产业的考量,还是作为履职的发声,都值得点赞。
得看到,通过争夺指标来实现资源拢聚,这依然有着计划时代的深刻烙印,而以人口基数来分配,恐怕也并非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方式。而无论是从广义上的公平,还是从教育规律来说,高考高招的录取改革,应该有系统化的思路。
说到底,停留在个案式解决逻辑,尽管对应的是当下教育资源分配模式,却并不能真正改变弊病丛生的高考高招,自然也就不是着眼于“教育公平”的诉求。也只有在“教育部直属”、“中央财政支持”上得到突破,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格外“照顾”。在这种分配格局尚未打破的大环境下,希望录取名额实现整体公平只能是奢望。
于此而言,要实现教育公平,显然不是一次或者多次提案所能解决的,还是需要在深度改革上下工夫,让教育资源分配不再沿循着计划时代的思路,能从整体公平设计上着手,祛除教育资源分配中的地缘因素。
□高亚洲(编辑)
编辑:水灵
关键词:高考 考生 分配 录取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