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两会评论 两会评论
延迟退休,达成共识最公平
原标题:法制日报:延迟退休,达成共识最公平
需要强调的是,延迟退休改革能否凝聚共识,能否改革成功,关键在于延迟退休是否弹性,是否尊重公众的退休意愿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0日举行记者会,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希望今年制定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明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公开征求意见,后年推出。方案将渐进到位,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推出后至少五年以后才会实施(3月10日央广网)。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延迟退休改革,之前没有公开过详细时间表。尹蔚民部长早前只是透露过,延迟退休方案将在2020年前推出。而这次公开的时间表更为具体——何时制定方案、何时征求意见、何时出台方案、何时正式实施,都一目了然。这个时间表也是有关方面的任务表,更便于让公众知情和参与。
诚如尹蔚民部长所言,目前社会上对渐进式延迟退休没有实现共识。有一部分人赞成延迟退休,也有一部分人反对。正因为如此,延迟退休改革才没有突袭、冒进,而是采取了缓慢、稳妥、民主、渐进的改革方式,留出充裕时间让公众参与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来凝聚改革共识,夯实改革基础。
也就是说,这个延迟退休时间表有丰富的内涵。首先是正视民意、培养共识。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观多元的社会,对一项改革大家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问题是,这一改革该如何凝聚共识?坦率地说,此前的改革在实施前似乎从未留出这么长时间用来凝聚共识。
调查曾显示,有不少人反对延迟退休。反对者自然有他们的理由,改革推动者也有理由,比如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有必要作出调整;尤其是未来养老金收支有很大压力,通过延迟退休改革来延长缴费年限、缩短领取养老金年限可缓解压力。既然延迟退休已成定局,我们应围绕“培养共识”来讨论。
要想培养共识,笔者以为,其一,今年在制定延迟退休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民意,尤其是反对者的意见。这样或许能改变部分反对者的看法。其次,明年公布方案征求民意时,要给公众充分的表达时间和表达空间,甚至可以多次征求民意。其三,从方案出台到实施这段时间,有关方面应做大量的解释、说服工作。
改革时间表留出充分时间除了培养共识外,还为相关制度改革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源于20世纪50年代出台的《劳动保险条例》,即男职工年满60周岁退休,女干部年满55周岁退休,女工人年满50周岁退休。只有修订这一制度,延迟退休才有法可依。
而且,延迟退休改革实施前留出充分时间,还有很多其他积极意义。比如说,要设计一些产业、岗位以方便部分公众在五六十岁时就业。众所周知,很多单位不愿意接纳年龄偏大的职工,那么,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后,老龄人群如何就业是个问题。因此,有关方面要充分利用改革时间表解决再就业问题。
再比如,目前在少数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和国企,存在“被退休”现象,即部分职工不到退休年龄被迫提前离岗。这完全与延迟退休相矛盾,既然要实施延迟退休,就必须遏止“被退休”。希望有关方面在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前,把不合理、不公平的退休现象彻底根治。
需要强调的是,延迟退休改革能否凝聚共识,能否改革成功,关键在于延迟退休是否具有弹性、是否尊重公众的退休意愿。如果是一味强制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恐怕难以形成改革共识,改革能否成功也是未知数。在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前的这几年,有关方面应充分论证延迟退休的弹性机制,尊重公众的退休选择权。
编辑:水灵
关键词:延迟退休 达成共识 最公平 改革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