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两会评论 两会评论
别捂着乌纱帽做官
“曝光为官不为,治理懒政怠政”,是今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亮点。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2015年首次纳入了治理庸官的内容。
毋庸讳言,“为官不为”并非今日有之。为此拍过桌子的总理除了李克强,还有前任的朱镕基、温家宝。问题是当下的“为官不为”现象,与近两年中央强力反腐、反“四风”的背景有关,是一些官员对从严治吏的一种抵触。是一些官员“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八项规定”出台后,一些官员认为“为官不易”,觉得“官不聊生”,于是礼不收了,饭不吃了,但该做的事也不做了。由此导致政令不畅通,导致改革的效率、政府公信力受到严重影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公务员群体精神涣散,“为官不为”已经形成蔓延之势。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我们整个国家治理能力退化,甚至因此形成危险的“政治堰塞湖”。其实,为官“不作为”和“乱作为”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就本质而言,都是腐败。无论于国还是于民,“不作为”的危害性丝毫不比“乱作为”小。
“为官不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架空顶层设计,这种在新常态下抬头的官场陋习,也还直接导致群众利益严重受损,制造群众和政府关系紧张。老百姓对一些基层官员拿着俸禄不干事可谓深恶痛绝。近一两年来,先后有老百姓制作“锦旗”送给个别地方政府和部门等,“锦旗”上无一例外有四个大字——不作为奖。
诚然,“为官不为”也还有其它客观或主观的原因,但无论如何,要根除这种权力与责任严重脱节的现象,笔者以为,最起码,也是最现实的,就是要完善公务员的选拔任用和政绩考核机制。“为官不为”之所以形成现象,甚至是积习,是因为官员们都知道,只要不出事,乌纱帽就不会丢——哪怕占着茅坑不拉屎。长期以来,在一些政府部门里,习惯性地生存着这样一群混日子,尸位素餐的官员。他们信奉只要不犯错,跟对了人,巴结着上司就可以稳坐钓鱼台,乃至步步升迁。有没有作为,与乌纱帽无关!
有道是改革“等不起”,发展“混不得”。2015年,注定要对权力的“不作为”开刀,并以此打造一个有活力,能够高效率和创造性地执行中央各种改革战略的政治结构。李克强总理给出的“药方”是:公开曝光、坚决追责,还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值得借鉴的是,辽宁省纪委和组织部在去年11月出台了一个《党政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责办法(试行)》,这个办法界定了15种“为官不为”的情形,官员一旦被问责,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处分。
强化官员问责机制,铲除滋生“为官不为”的土壤,淘汰不作为的官员,激励官员们有所作为,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政治生态环境,要求权力群体守土有责,这应该是一种基本的现代政治伦理。
重在执行,已经成为中国改革的硬道理。再说,捂着乌纱帽做官,对得起纳税人吗?(作者系广州市政协委员)
编辑:付鹏
关键词:政协 两会 委员 别捂着乌纱帽做官 为官不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