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让全民阅读成自觉行动
原标题:杨维兵:让全民阅读成自觉行动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全民阅读”再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3月1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也再次回答了有关全民阅读的问题。(2015年3月15日新华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些关于读书的谚语我们能够倒背如流,同时,“全民阅读”“终身学习”之类的口号也随时萦绕在耳边,但当我们真正拿起书本或者坐在书桌前,却又始终无法静下心来进入状态。不知从何时起,丰衣足食的我们心态越来越浮躁,浮躁得只剩下以金钱为核心的物质生活,而与阅读紧密相连的精神生活已离我们越来越远。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读书水平。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历来就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这样的优良传统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意义尤其重大。正如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时说的,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全民阅读的倡导与培养。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去年和今年的全国“两会”,“全民阅读”都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党和国家领导更是率先垂范,不仅经常在百忙之中挤时间参加中央政治局组织的集体学习,而且业余时间也要阅读大量书籍。但阅读是一项个体化的活动,需要靠每一个公民的自觉性来保证。各级党委政府可以通过开展阅读进社区、读书征文、有奖阅读等趣味性与参与性都比较广的阅读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参与到全民阅读活动中来。只有充分调动每一个公民自觉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才会愈来愈浓郁。
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我们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在网络资讯异常便利的今天,全民阅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订阅或购买一些纸质书籍,也可以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下载一些阅读软件或听书软件。当然,让价格昂贵的精装豪华书籍走出书店,让普通大众读得起书,有书可看、买书不难也是全民阅读的重要支撑。如果让很多人都“望书兴叹”,“全民阅读”只会成为一句空谈。
全民阅读,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编辑:水灵
关键词:全民阅读 两会 民族精神 十八大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京城赏花正当时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