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最完整弓弩现身秦兵马俑坑 明确檠木使用方法
图:这张弓弩非常完整,直线长约1.25米 通讯员 张天柱摄
本报讯 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已进入第五个年头,一张最为完整的弓弩“现身”。它不仅弓弦、弓背配件完整,还有带有小孔的两个木条——“檠(qng)”。檠的用途也首次得到确认,为防止弓弩变形。
发现最完整弓弩 直线长约1.25米
秦俑三个坑中,一号坑最大。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左右,长廊和11条过洞组成了整个坑。与真人、马大小相同,排成方阵的6000多个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被放置在坑中。
这次在一号坑11号过洞,发现了一张直线长约1.25米的弓弩。“这是秦俑发掘以来所发现的最完整的一个弓弩。”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考古队领队申茂盛告诉记者,去年2月份曾在同一过洞出土过一个比较完整的弓弩,有弓弦等配件。和去年出土的弓弩相比,这次的弓弩上有完整的两个檠,即宽3厘米,厚4厘米,长约45厘米的两根木条。每个檠上有3个小孔。
弓弩上有了“檠” 可防止其变形
“以前的发掘中也常出土不完整的檠,但是对它的用途一直都不太清晰。”申茂盛说,一开始很多专家认为它是弩的辅助杆,后来发现有了它根本拉不开弓,起不到辅助作用。后来又认为它是韬(弓弩的麻或皮质“外套”)的撑木。但是这一说法很快又被推翻。韬本身就是软的,也不需要木条。
这次清理中,发现每条檠上有3个小孔,“有孔肯定要穿绳,它又处在弓壁弯曲弧度下方,这个位置明显是为了固定所用。”申茂盛告诉记者,正是通过这三个小孔用绳将檠与弓缚绑在一起,再用一个短的撑木支撑,形成一个三角形,将弓固定,使弓在松弛的状态下保持不变形。
这种推断在史料中得到了印证。例如,朱熹《集传》:“以竹为闭,而以绳约之以驰弓之里,檠弓体使正也。”也就是说,弓弩在不用的时候,用檠捆绑防止变形,然后放到袋子里。
据悉,这是首次明确了檠的使用方法和弓弩的保存方法。这个最完整弓弩目前已经清理完表面,结构清晰,将原样留在一号坑内,今后有望展示给市民。
目前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仍在继续中,主要对8号坑和11号坑进行清理。
相关链接
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
秦俑一号坑是一个以车兵为主体,车兵、步兵组成矩形联合编队。
它在1978年到1984年间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发掘面积为2000平方米,出土陶俑1087件。1985年,考古队对一号坑展开第二次发掘,发掘进行了一年。2009年开始进行第三次发掘,并于2012年6月发布了第三次发掘成果。
目前第三次发掘已经进入第五年,这期间发掘了百余件兵俑,还出土了盾牌等武器。
编辑:曾珂
关键词:兵马俑坑发现弓弩 最完整弓弩现身秦兵马俑坑 檠木使用方法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