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古籍收藏:兼修学养与智慧
编者按
藏书是我国文人自古以来的雅好,古代,受到印刷条件、装订数量和发行范围的限制,很多印制精美、装帧巧妙的书籍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难得的艺术精品。尤其是珍本古籍,在艺术品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期收藏版,我们与读者分享有关古籍收藏的那些人,那些事。
2012年,过云楼藏古籍善本一百七十九种,以2.16亿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古籍类藏品的成交纪录,这或许令很多藏友记忆犹新。近年,古籍类藏品以稳健的价格表现,丰厚的历史价值,深厚的学术底蕴,逐渐吸引着藏家的眼球。时至今日,这个项目已经不容小觑,很多大型拍行纷纷开设古籍专场。古籍收藏成为市场中的一颗明星。
古籍收藏,历来是收藏界中品味较高的一个项目。不仅需要藏家具有欣赏、鉴别的能力,更需要藏家具备一定的学术修养。历来大学问家大多嗜好收藏古籍。
为了探寻古籍类藏品的魅力,记者走进中国书店浩如烟海的故纸堆中,拜访了资深古籍鉴定专家窦水勇老师。在业内,人们都称他“窦师傅”。访谈之中,故纸墨香扑鼻而来。
古籍收藏,投资正当时
古籍收藏自古就是文人雅好,而古籍类藏品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在艺术品市场中异军突起还是十几年前的事。
窦师傅说:“2003年是收藏市场的飞跃。6月份,包括古籍在内的很多项目在成交量和成交额上都出现了飞跃。”
2003年,出现的飞跃原因很多,根本上还是源于经济形势好转,人们产生了大量的对艺术品投资的需求。同时,加之SARS疫情的缓解,大家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当时出现了很多人竞相购买明版、白棉纸等珍贵版本的古籍。同时,价格也比较坚挺,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成交额层出不穷。”
但是,近些年市场有些逆转。“2011年以后,几位大藏家没有出手,古籍的价格也就没有那么明显的上涨。”窦师傅说。
近些年,市场趋势并不乐观,人们对艺术品收藏的需求也有所减弱。同时对书画等收藏品市场也造成了一些影响。
面对市场形势,我们如何布局并介入古籍收藏领域呢?
据窦师傅的判断:“现在是买的时候,价格已经挤出来了一些水分。”
水浅而鱼现,在低迷的市场中,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藏品浮出水面,窦师傅介绍说,嘉德2011年春拍中,一部元抄本《两汉策要》十二卷,经70轮竞价,最终以483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出了中国古籍拍卖的纪录。
绝妙珍品不问出身
那么,普通投资者如何摸清脉络,进行古籍类藏品的收藏投资呢?人们谈及古籍往往必谈宋明,必谈白棉纸。但是珍品稀有不易得,如何进行有价值的投资呢?
窦师傅介绍说:“每个时代都有其经典的本子,清前三代精写刻,明代的白棉纸,民国的红兰印,都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所以,藏品不完全以时代论价钱,有时候民国的东西不比明朝的便宜。”
对于古籍中的抄本、稿本、校本,窦师傅介绍说:“抄稿校是弱项,价格没有被充分挖掘。因为鉴别起来很难,能得到的标本资料少,人们的水平有限。有些真正批校是不留名的,有些写得规规矩矩的,有很多钤印的本子不一定是真正的批校本。很多读书人批校都是随看随批,不会又签名又盖章的。看书的批校都是自己的心得,不是为了让人看的,所以,有的整部书中一个名字都没有。”
“这里有很多是孤本,将来也许会成为古籍类的重点。其文献意义非常大。比如某人不是书法家,他流传的笔迹就很少,他读书批校又不留名,但是他的学术地位高。这样,我们就只能找旁证。有些真的是很难鉴别,我们从语言上判断,应该是大学者所为,但是很难判断究竟是谁。这是古籍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决定古籍类藏品价格的因素中,首先是其稀有程度,存世量的多少,版本,印刷,品相等都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门槛不高,眼界不低
“现在,只要没买错,都不会赔钱。这个市场还是很稳定的。”
古籍入门价格并不高,但是对卖书人的知识水平要求很高。
比起其他类别的藏品,书是没有观赏性的。窦师傅幽默地说:“打个比方,拿出一部古籍,跟你要5000元,你不识货,就会觉得买个新的比这个还好看呢。那么古籍收藏就无从谈起了。”
“知识储量要比别人丰富,才能看透它背后的东西,看出他美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要花这个钱。比如《红楼梦》,藏家们普遍青睐民国的版本。”
所以,古籍类藏品门槛并不高,但是需要的眼界高。铅字的舒服,激光照排的就没有了灵气。那么木刻、石印的区别就更大了。有的藏家,买了刻板好的书,刻工精美,就会从心底产生乐趣。
“需要在这里泡的时间长,才能有悟性。”
古籍市场表现稳健
“古籍类市场不会跌,是一个比较稳健的市场。”
资本市场火热,游资会撤离。其他收藏品类别也难免发生异常,但是,古籍类市场始终如故。但同时,它的回报率也不会太高。在书画市场中,有些投资人当天买当天卖就能挣钱。可是在古籍类市场中,“投资进来,想马上挣钱,几乎不太可能。”
如今,综合性大型拍卖公司的春秋大拍中,往往都会安排古籍专场,有些精品也层出不穷。中国书店专营古籍类藏品,其旗下的海王村拍卖公司组织每年数场拍卖,除春秋大拍外,四季拍卖也值得关注。相比起综合拍行,他们品类更全,而且注重中端拍品,更注重成交率。
历代精品,仔细品味
各个时期都有不凡的佳作,通过一些珍品认识古籍收藏,进而介入相关领域的收藏,是投资者必备的功课。
《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又称《项氏说瓷》),是民国时期的经典刻本,使用水纹纸,号称民国第一,当时定价高达300大洋。郭葆昌据明项元汴原谱摹出,并加校注纠正原谱误处。此书书品宽大,特制纸张,并有水印纹“觯斋制”。收录宋元明各大名窑精品,原色印制十分精美。虽然其中收录的瓷器值得商榷,但此书因其刻印精美,成为了精品。窦师傅说:“原书漂亮,可以做标本。当年定价300大洋。要知道,300大洋在民国是可以买房的。但是它现在的价格并不高。”
其他古籍类藏品,诸如诰命、考卷、写经、印谱、拓片、奏折等,有些价格不高,比较有趣味。
“另外还有宫廷写本,实录。例如同治实录,装帧很漂亮。在皇帝桌前,每日必看,抄写一笔不苟。”
“涉足古籍业务,对拍行是一大促进。”窦师傅说。前些年一些拍行通过精心策划,举行过一些精品专场,人们便会对其刮目相看。如近年匡时举办的过云楼专场、嘉德的章太炎专场以及西泠印社组织的一些专场,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拍行而言,古籍不是能赚钱的项目,但是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
纵观古籍市场,一直变现得很稳定,也不会出现过山车行情,也不会出现整体滑落。而且目前的市场也正处于投资位。更重要的是古籍收藏,在投资的同时,收藏者可以凭借其深刻的内涵,兼修学养与智慧。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安仁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古籍 收藏 投资 眼界 门槛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