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沙特领导中东?
在过去的很多年,沙特一直是默默无闻的沙漠“土豪”,在外交上,紧随美国亦步亦趋,鲜有什么亮点。最近一两年,沙特却突然发威,频频出手,令人刮目相看。
自3月26日以来,以沙特为首的10个阿拉伯国家对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地区发动了代号为“果断风暴”的空袭行动。沙特纠集一众逊尼派政权干预也门局势,一来是因为也门是沙特的近邻,沙特担心局势进一步恶化会危及自身的安全;二来胡塞武装的背后是同为什叶派的伊朗,而伊朗全国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瑞士进行的核问题谈判上,无暇他顾。沙特在此时动手,时机是刚刚好。
此事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沙特将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巴林、埃及、约旦、摩洛哥、苏丹和巴基斯坦聚合到一起行动。单独组织和领导一个地区同盟并采取军事干预行动,沙特领导中东的野心和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沙特第一次在中东出头了。“阿拉伯之春”发生后,沙特收留了逃亡的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并旗帜鲜明地支持埃及军方发动政变,推翻穆斯林兄弟会穆尔西政权;在叙利亚问题上,沙特运送武器给叙利亚反对派,并希望借美国一举除掉巴沙尔政权。在希望落空之后,沙特以拒绝担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方式表达了不满,举世皆惊;随后沙特又要求让阿拉伯国家拥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在中东赢得一片叫好;而去年年底以来国际油价的暴跌,更是沙特直接操盘的结果。
沙特的高调,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5年1月初,耶鲁大学美国外交政策教授罗素·米德就在《美国利益》杂志上撰文称,按塑造地区环境、国际制度的能力以及其抉择影响全球政治的能力,2015年世界七强依次应为美国、德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和沙特阿拉伯。
过去很多年,沙特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沙漠“土豪”,世界第一的石油储量,在闷声发大财之余,沙特留给世人的多是王室豪奢和后宫风云等花边新闻。在外交上,沙特紧随美国亦步亦趋,鲜有什么亮点。最近一两年,沙特却突然发威,频频出手,原因何在呢?
首先,是美国在中东的掌控能力下降,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让美国社会患上了中东恐惧症,轻易不愿意再染指这一地区。而奥巴马的外交经验不足,在一系列剧变面前应对失当。美国的一系列举动让以色列和沙特这些地区盟友惊惧不安,以色列公开和美国唱反调,沙特在不动声色之余则开始另起炉灶。
其次,中东的传统强国目前自顾不暇。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很长时间里,在中东话事的一直是埃及,埃及领导人纳赛尔倡导阿拉伯民族主义,至今是很多人心中神一般的存在。但纳赛尔去世后埃及和以色列媾和,在地区的影响力一落千丈。近年以来,埃及局势持续动荡,军政府的上台虽然稳住了局势,却极大损害了埃及的道德感召力。
而在一片混乱中,唯有沙特岿然不动,这是沙特发言权上升的最大资本。沙特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专制王国,国内贫富差距很大。但凭借着几十个核心王室成员的集体领导,加上逊尼派瓦哈比教士的支持,沙特在那场席卷地区的革命中毫发无损。沙特统治的秘诀是“一手硬一手软”,对国内的反对派毫不手软,甚至不惜动用军队和坦克车。同时,善于在关键时刻派糖,收买人心,并在政治上做一定程度的让步。显然,只要沙特能继续其高难度的平衡术,它领导中东的野心就不会停止。
□赵灵敏(专栏作家)
编辑:水灵
关键词:沙特 中东 美国 领导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