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国宝重器何尊现最早“中国”
图为国宝重器“何尊”。 记者 田进 摄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青铜器 记者 田进 摄
中新网宝鸡4月8日电 (记者 田进)8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外宣办等组织的“丝路寻梦·人文陕西”采访活动正在宝鸡进行。活动过程中,记者探访了全国最大青铜器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国宝重器“何尊”铭文里出现最早的“中国”两字。
陕西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自汉代以来,青铜器在宝鸡不断出土,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中国之首,因此,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数万件青铜器从这里出土,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闻名于世。
据介绍,投资3亿元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于2010年9月28日落成开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以收藏、展示和研究青铜文化为主的专题博物院。
记者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看到,陈列以考古研究成果、历史文献为依据,荟萃了宝鸡地区出土的珍贵青铜器等文物,分为“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四部分。
“周礼之邦”是展览的核心,以对周礼的追溯和阐释为线索,重点展现“厉王簋”、“墙盘”以及相关文物的配套陈列。
其中,国宝重器“何尊”为椭圆方形,口圆而外侈,器腹四边透浇玲珑剔透的扉棱。铭文中的“营建洛邑,宅兹中国”是“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据记者了解,“国”的本意指城、邦。“中国”的原意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即王国都邑及京畿地区。
此外,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还以周王室的衰败和东迁为背景,以秦帝国的崛起之路为展陈线索,展示了秦公镈等青铜器,并通过重点展示青铜动物世界及国宝“折觥”,展现青铜器造型及纹饰的独特艺术神韵,突出青铜文化的艺术特色。(完)
“丝路寻梦·人文陕西”采访活动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记者 田进 摄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国宝重器 何尊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