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御用制品凭皇家身份受拍卖市场追捧
清雍正帝御宝白玉九螭钮方玺以1.0492亿港元易主。(苏富比供图)
为期4天的香港苏富比2015年春拍近日落下帷幕,16个专场,2600余件拍品同场竞价,其中,两个皇帝专场“雍廷聚瑞——雍正御制珍品专场”和“怀古咏珍——乾隆题诗御器专场”受藏家追捧,多件拍品拍出天价。“皇帝专场”有何独特魅力?为何会屡创高价?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以及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
“皇帝御用”易炒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本次香港苏富比推出雍正、乾隆专场,其实,皇帝专场在拍卖场上并不少见,如中国嘉德曾有规模地推出清宣宗道光御瓷专场、北京保利曾推出清朝皇帝御笔作品专场。拍卖行为何不约而同组织皇帝专场?阎焰说,所谓皇帝御用专场,实际上就是商业价值衡量和市场喜好的结果,“很多藏家希望能收藏和竞拍到‘沾皇气’的器用,所以拍卖行就有目的地组织这类皇帝专场,以祈取得最好的商业收益。”任志录认为,皇帝的身份特殊,这是商家容易炒作的题材,他用瓷器为例,向记者介绍历史背景,“在民国时期,雍正、乾隆的瓷器价值较低,唐、宋、元朝的陶瓷价值较高。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清宫瓷器价格突然涨高。商家就用雍正、乾隆或道光专场的皇帝题材,来炒作取得良好收益。”
本次乾隆专场中推出的乾隆题诗瓷器也拍得不错的成绩,其中,御赏紫坛嵌汉玉雕十二章如意《乾隆辛丑御题》款“古香”印以488万港元成交;乾隆御题定窑葵花式盘《乾隆丙申春御题》款“古香”、“太璞”印以200万港元成交。对于这种有皇帝题诗的瓷器拍得高价。任志录说,乾隆本身是一个皇帝,因为身份特殊,他的书画很少流向民间,大多数都被博物馆收藏,加上乾隆的字有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成为一个炒作的题材。
阎焰认为,经由乾隆御题诗的陶瓷器皿和器用的价值就今天的商业市场看影响还是很大的,有御题和无御题的器物价格差距在数倍以上。而从乾隆的诗词水平上看,乾隆虽少有诗学家恭维,但他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高产的诗人,作为一个帝王,工作如此繁忙还能如此高产,其创作热情和勤勉,还是值得正面看待。
清雍正青花穿花龙纹长颈胆瓶拍了7580万港元。
雍正乾隆对瓷器要求高
在本次雍正专场拍卖中,清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盌以8980万港元成交;清雍正青花穿花龙纹长颈胆瓶以7580万港元成交;清雍正粉青釉浮雕缠枝莲如意耳扁壶以2048万港元成交;清雍正天蓝釉弦纹长颈盘口瓶以1568万港元成交。这些拍品屡出高价的背后,除因为其是“皇帝御用”容易被商家炒作外,他们本身的制造工艺和材料稀有程度,也给拍出高价提供了可能。阎焰说,皇帝专场的拍品都是当年供御用的制品,从陶瓷工艺的水平变化和皇帝个人艺术审美素养差距上看,“雍正”的器物典雅隽秀,清丽脱俗;“乾隆”的器用浓艳繁复,华丽雍容。两者工艺技法各有千秋,但都代表了那个时间段,全世界最高水平的陶瓷工业及艺术水准。阎焰说,他个人更喜欢“雍正”的味道及审美风格,而从拍卖市场的表现上看,“雍正”的极品要贵于“乾隆”器。
任志录说,雍正、乾隆这两个皇帝喜欢瓷器,不仅在宫廷用,也会赏赐大臣、亲王或者给外国送礼。“当时宫廷有专门做艺术品的造办处,集中了全国最优秀工匠和最有品位的大臣,工匠水平和工艺水平都是最精的,所以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都比较好。”任志录说,根据宫廷造办处的档案,陶瓷的每一个细节,皇帝都要亲自去看,指点陶瓷胚体要胖一点或瘦一点,模具也要给皇帝验收,皇帝说可以了,才拿到在景德镇设立的官窑去制作;图案方面,也是宫廷的画家画好以后,经皇帝同意,才让工匠照样子去做;材料方面,当时也是不惜一切去寻找最好的材料,甚至进口材料来制作。
如果将雍正、乾隆两朝的瓷器相比,任志录说,雍正时期的更出名,因为雍正在位时间短、烧的东西比较少,而且他要求很高,那时制作出来的陶瓷很精细,摸起来很细腻。
除了这些瓷器拍得千万元,不少瓷器也轻松到达百万级别,如清乾隆粉青釉海棠式瓶以968万港元成交。有人认为,这些瓷器有的艺术价值并不高,但往往拍出高价,他们的价值体现在哪里?阎焰说,是有很多人说明清瓷器的造型、纹样比较僵化,比之元代以前的那些更生活化、更具个性的制品,艺术价值不高。但他个人以为这类观点略有偏颇,“明清器物的工艺感较高,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它们的艺术价值,一切古代器物都有其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和价值取向,不能绝对化的进行比较。”阎焰举例,就像四五十年前的“文革”瓷,在上世纪世纪80年代,大家感觉那些东西难看,政治气息重,没有美感,但今天大家逐步发现了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的美,“文革”瓷的美逐步也被社会接受。
御赏紫坛嵌汉玉雕十二章如意《乾隆辛丑御题》款“古香”印以488万港元成交。(苏富比供图)
皇帝宝玺少中又少
在皇帝专场中,皇帝宝玺的上拍也是藏家的关注点,本次清雍正帝御宝白玉九螭钮方玺以1.0492亿港元成交。记者查阅近年的拍卖纪录发现,皇帝宝玺在拍场上频频现身,而且往往一出现就成为焦点,并随之创下高价。如2010年6月26日,台湾宇珍国际艺术举行的拍卖会上,乾隆青玉螭龙玉玺“信天主人”以约1.2亿元人民币成交;2010年10月7日,乾隆“信天主人”交龙钮白玉玺在香港苏富比以超1.2亿港元成交,刷新御制玉玺世界纪录和白玉世界纪录;2010年4月8日,乾隆帝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在香港苏富比创下9586万元港元的新世界纪录。对于这种现象,阎焰说,皇帝宝玺,不但是君王身份信物,也是特别的艺术品,特别是有准确记载的皇帝玺印,近年来,拍卖价格确实很高,这是市场的反应,同时也是对这类特别题材文物收藏品的商业衡量。
玉玺是国印,是少中又少的东西,在古代,谁拿到国印就可以掌握国家的命运,既是权力的象征,也包含吉祥的寓意。任志录说,“元代以前的玉玺都没有了,只有清朝的能保存下来,加上其流落入社会的数量非常少,能够上拍的自然会引起很多关注。”
收藏没有牛熊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社会中,皇帝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拥有着无所不能的权力。在这些皇帝们逝去的几千年、几百年后,他们的御用物被摆上拍场,成为众多买家追逐的对象,曾经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如今可以用金钱直接衡量。由于清朝与现代最接近,保存下来的御笔书画、龙袍、御制朝珠、玉玺等也最多,所以,清朝皇帝专场在拍场上频现。
谈及现代人对清朝皇帝之物的追捧,任志录说,本次香港苏富比皇帝专场的拍品,体现了早期满洲贵族的审美和追求。“满洲贵族从东北过来,他们到了中原,这个具有传统中国文化的地方后,开始追求华丽、繁复的艺术,这种审美在整个宫廷陶瓷和绘画中都有体现。”
任志录说,从清朝灭亡以后,近几十年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了,现代中国人的追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追求白富美。在任志录看来,现代人追求白富美的时尚与清朝人追求华丽和繁复艺术相符,因此,当拍卖场上出现清宫廷拍品时,现代人会较为关注。
相对于人们对皇帝御用物的热衷,阎焰纵观此次春拍,给出了建议,“2015年春拍,基本还是延续了以前的旧例,但因为市场经济环境不算太好,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冲击。”他同时指出,经济环境越不好,越是买货建仓的好时机,如果喜好收藏的朋友能把握好大市,同时有选择地撷取最有价值和体系规划的收藏品,那一定可以花小钱办大事,来完成自己的收藏规划,建立自己的收藏世界,“收藏没有牛熊市,收藏有的就是喜悦和关注。有旺就有淡,但一定要提前做好内功,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完成自己的收藏积累。”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皇帝御用 御用制品 拍卖市场 收藏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