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莫让奢靡之风暗藏“机关”食堂
原标题:吴海霞:莫让奢靡之风暗藏“机关”食堂
红木沙发、KTV、电影院、奇石房……如此奢华的陈设并非是在私人会所,而是在一些机关单位食堂。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近期在部分地区调查了解到,随着“公款吃喝向私人会所、培训中心等场所转移”被频频曝光,“舌尖上的腐败”又纷纷瞄上了机关单位食堂。(4月16日新华网)
节俭之地不“节俭”,机关食堂有“机关”。机关食堂本该是节俭之地,但新闻中的机关食堂却打着“金玉其外”的节俭幌子,暗藏“败絮其中”的奢靡内幕,这让本应节俭的地方显得很不“节俭”,本该廉洁透明的机关食堂,却变成了暗藏奢侈的“机关”食堂。
装饰披上“贵族衣”,档次堪比“五星级”,这是活脱脱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奢靡浪费的反弹。诚然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公款吃喝浪费行为明显减少,但为了躲避检查,有些地方的公款吃喝由豪华酒店转向机关食堂,并且不惜重金将机关食堂装修的富丽堂皇,使得当地官员在机关食堂依然能享受“星级酒店”的待遇。这是机关食堂的“变种”,也是腐败行为的“潜伏”,更是奢靡之风穿上的新的“隐身衣”。
腐败“潜伏”令人痛恨,奢靡“隐身”更显可恶。毋庸讳言,个别机关食堂尽显“变通”之术,异化为铺张浪费的新场所、舌尖腐败的“后花园”。名义上不去豪华酒店,实际上却在“豪华”的机关食堂就餐,这种“暗度陈仓”的浪费行为令人生厌,其实质上就是一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恶劣作风,是阳奉阴违的“曲线腐败”,不仅违反了廉政规定,而且损害了机关形象,群众对此更是深恶痛绝。
豪华的机关食堂,折射出某些官员享乐主义在作怪,也暴露出地方政府在三公经费使用、资金监管等方面的漏洞。的确,体制内的机关食堂确实有一些隐形“机关”,比如:体制上内部操控,管理上“闭路循环”,账目上缺少公开,监管存在着明显的“盲区”。这些都使得机关食堂在资金使用方面有着充足的“自由裁量权”,也为豪华装饰在机关提供了“潜伏”的机会。
防止“潜伏”的最好办法就是“曝光”。针对机关食堂的不正之风,必须完善三公经费审查、公示制度,将食堂运行纳入公众监督视野,把机关食堂的账本做成一本“明白账”,让公务接待经常接受“阳光浴”。同时延伸监管范围和触角,除了公务接待费用外,机关食堂的装修费用、餐具购置费用、原材料采购费用等,都要纳入监管视野。同时尝试市场化改革,使机关食堂去除“公权化”,从体制上杜绝公帑浪费。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在对机关食堂加强监督的同时,更要从源头上让奢靡之风“刹住车”。国内外的实践告诉我们,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越具体明确,越严格精细,公款随意支配的空间就越小。因此,我们要源头上加强机关食堂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预算、审计、考核问责制度,细化食堂支出标准,并按此标准严格落实财务签批制度,同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审核,严厉惩治超标超支行为,防止奢靡之风在机关食堂暗藏“机关”。
编辑:水灵
关键词:机关 食堂 奢靡之风 享乐主义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京城赏花正当时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