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专车第一案”:究竟应该关注什么
原标题:【社评】“专车第一案”:究竟应该关注什么
技术的进步无法阻挡,新的社会需求也无法抑制,监管方应该正视并因势利导。专车是非之争是“互联网+”产业模式迎接挑战的一个缩影。破解难题,需要远见卓识,需要各方协商,共同制定规则,让“互联网+”释放更多的“民生红利”。
4月15日,备受关注的全国首例因提供专车服务受到行政处罚的“专车第一案”并没有作出判决。据媒体报道,由于缺乏明确的相关条文,双方对本案相关事实和法律适用的争议较大,法院将择期宣判。
今年1月,因使用专车软件在山东济南西客站送客的司机陈超被当地运管部门查处,被认定为非法运营,罚款2万元。随后,陈超对开出罚单的济南市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服务中心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处罚。
舆论普遍认为,该案颇具“示范”意义,其判决结果被业内认为将可能影响专车服务未来的法律界定,继而影响专车市场的走向。而对于外界来说,“专车第一案”更像是一场迟来的、上升到法律层面的纠纷。此前,关于专车的黑白之辩、私家车准入之争以及专车公司火爆的烧钱补贴大战已持续多时,各方争论始终未有平息之势。
时下,打车难、出行难,已成为不少城市通病。当一种旧的服务模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时,必然会有挑战者或闯入者出现。在传统租车服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兴消费业态,去年下半年,以滴滴专车、快的专车、百度专车等为代表的专车服务相继面世。互联网专车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打破信息不对称,让碎片化、个性化的出行用车需求得以满足,它不但将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也为用户和司机带来了双赢的局面。
一种新技术的出现以及随之引发的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往往会对既有利益格局形成冲击。但技术的进步无法阻挡,新的社会需求也无法抑制,监管方应该正视并因势利导。如果管理规范过于滞后,那么,新事物的成长空间可能会被旧制度所限制。
事实上,专车市场的快速扩张已经暴露出一些服务和管理上的漏洞,如平台主体责任不明确,乘客安全和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开发票拖沓等,亟需出台相关规范给出明确说法。根据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当前新兴消费服务领域投诉呈激增态势,其中专车服务已成当前消费投诉热点。可以预见,如若专车领域政策僵化、法规缺位的现状不能尽快得到改善,随着专车市场发展的如火如荼,类似的“无法可依”的案件或将越来越多,最终损害的将是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和消费者的权益。
因此,如何在法律层面明确界定专车和黑车,让专车“名正言顺”起来?二者之间的“中间地带”有多大?如何明确专车车辆及司机的营运资质?从目前来看,这需要相关部门给出监管细则加以明确,需要政策法规加以引导。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人看来,专车被寄予了“撬动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厚望。专车的出现正让出租车行业依靠“牌照垄断”牟取高额利益的体制受到冲击。人们希望专车服务能够如同“鲇鱼入池”,搅动当下出租车畸形的业态和垄断模式,成为出租车市场的有益补充,倒逼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但其前提是处于法律灰色地带的专车能够尽快获得相应的“名分”。
专车的是非之争是“互联网+”产业模式迎接挑战的一个缩影。类似的包括互联网金融产品、网上医生的咨询诊疗等,都是“互联网+”给我们出的难题,它们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而破解难题,需要远见卓识,需要各方协商,共同制定规则,让“互联网+”释放更多的“民生红利”,造福百姓。
编辑:水灵
关键词:新技术 服务 专车第一案 关注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京城赏花正当时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