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重庆市郊发现千年古刹:始建于唐代 面积3万平米
考古人员和市民一起走进遗址现场。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华龙网发
遗址俯瞰。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华龙网发
【摘要】 自有慈云几复更,历经唐宋元明清。你听说过走马镇慈云寺吗?你是否知道它在何处?今(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记者随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和市民一起,走进了慈云寺的考古现场。曾经香火鼎盛的慈云寺今安在?
自有慈云几复更,历经唐宋元明清。你听说过走马镇慈云寺吗?你是否知道它在何处?今(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记者随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和市民一起,走进了慈云寺的考古现场。曾经香火鼎盛的慈云寺今安在?
隐于深山丛林 雄伟不再遗迹残存
慈云寺遗址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慈云村西的山林之中。
一出走马,深山探幽。只见弯弯曲曲的十里山路将人引入群峰叠嶂,古木参天的密林深处,不由得心里疑窦丛生—传说中的慈云寺到底身在何方?
继续前走,一路苍松夹道,青霭虬盘,菖蒲涧溪,水至山巅而下,泠泠之声与松簧对鸣,如歌如乐。待穿谷越岭之后,终见慈云寺遗址。
只不过眼前的慈云寺,昔日雄伟的大殿已不见踪影,放眼看去,只剩下通往寺内的石阶、残存的地基、巨大的石质柱础,和偶见踪影的题刻。
那么,慈云寺是如何被发现的?6年前,一块湮没于山林野草中的石碑被偶然发现,墓碑文字记载着一位明朝人游历慈云寺的经历。石碑为考古专家们寻找古刹提供了线索,2012年,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终于在距离石碑数百米之外的慈云山山腰上,找到了已被掩埋在泥土中的慈云寺遗址。
遗址考古现场。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华龙网发
或建于唐代 明代兴盛一时清代扩建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徐进介绍,他们在2012年对慈云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综合历史文献、遗址和墓群的碑刻题记后,推断出慈云寺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四朝。
“明代慈云寺兴盛一时,后毁于战火,在清初和康熙年间得到了重建扩建,从而形成现存规模。慈云寺在民国尚存,但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被彻底毁坏形成废墟,我们通过努力发掘,终于让它重现于世。”徐进说。
记者了解到,慈云寺遗址是重庆地区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寺庙遗址,其主要由寺庙基址、围墙、墓群和石桥组成,其后还有一处竹林院,包括禅院、墓群和窑址三部分,遗址面积总计约30000平方米。
近百座墓地分布周围 清代知府叮嘱后人保护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与平原地区的寺庙不同,慈云寺是依山而建,整个寺庙坐西北朝东南,从东南往西北中轴线上依次为前殿、院落、大雄宝殿以及观音殿遗址。
顺着遗址附近的小路往林中走去,近百座各式各样的墓地出现眼前。
“这些墓地就是曾在慈云寺生活的僧人们的墓地。”徐进说,深藏在遗址左右山林中密密麻麻的慈云寺历代僧人墓群在提醒着人们慈云寺曾经的兴盛。
慈云寺墓群由两处墓地构成,深藏于遗址两侧的山林之中,为宋代至清代慈云寺主持、长老及僧人墓地,有崖墓、石室墓和石围土壕墓三种形制,分布面积约为6600平方米。
清代知府李为栋曾在他那篇脍炙人口的《多子山慈云寺游记》末尾叮嘱后人:“(慈云寺)惟老树千章,为名山垂荫,勿剪勿伐,是所望于后来者”。徐进说,这是在提点后人珍视那些弥足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首席记者 黄军 实习生 荚天宇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千年古刹 重庆 唐代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