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讯息书画讯息
傅抱石的写生足迹
1960年9月,傅抱石(前排右三)率领的江苏省国画院写生团途经四川成都时,与著名作家巴金(前排左三)相遇并合影留念
傅抱石是中国当代的艺术大师,他的山水画以雄浑恣肆的艺术风格征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无数观者,也影响至今。傅抱石作为20世纪中国山水画坛的革新者,他的艺术是用传统笔墨来重新面对大自然,其风格的形成以写生为门径,尤其是他一生中四次比较重要的写生实践,对艺术风格的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每次写生的足迹都促成其画风的转变,并产生了一批经典作品。上世纪40年代的重庆金刚坡时期,奠定了傅抱石山水画的写生品格; 1957年的东欧写生使傅抱石山水画风格的写生笔墨元素进一步成熟和体系化; 1960年的长征写生又使傅抱石的山水画艺术取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拓; 1961年的东北三省写生则最终促成了傅抱石山水画风超越写生与写实,走进大实大虚的宏大境界,从而形成了其最终的风格面貌。
1940年傅抱石跟随郭沫若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文化工作委员会从湖北武汉辗转流徙到四川重庆,寓居在沙坪坝金刚坡下的赖家桥。初到重庆的第一年政治部工作没有展开,傅抱石就同时在西迁到沙坪坝的中央大学和国立艺专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史,这个时期他著书撰文之余,开始致力于山水画艺术的探索,迎来了其绘画风格的奠基期。金刚坡地处重庆西郊的群山之中,傅抱石所租的岑氏家宅距离赖家桥二里许,是个独门大院,为茂林修竹以及丛树溪水环绕、背靠绵延的山峦冈陵,坡下为梯田与农舍,一派蜀地田园风光。后来工作委员会解散,傅抱石便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画画上来。从学校到宿舍有数十里山路,无论寒暑他都坚持步行往来,为的就是饱览蜀地风光。
傅抱石认为,四川的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都是入画的粉本,他把天地造化之神秀都收诸笔下,所以居住重庆金刚坡任教中大艺术系时期,傅抱石的山水画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变。此前他受石涛风格影响比较大,同时也学习了“四王”的画风,完全是传统的面貌。但是寓居巴蜀之后,他忽然转向以表现溪瀑雨雾为擅长,创作出了《潇潇暮雨》 《万竿烟雨》等早期代表作品,其中化实为虚的处理手法,写生的基调、水墨造型方法以及独特的抱石皴法初见端倪,山水画风中的许多基本风格元素也已初具。傅抱石山水画雄浑恣肆整体风格面貌的形成,是与四川地区的山川雄伟峻厚、雄秀幽奇有关系的,川地崇山峻岭蔓延起伏,团块包裹中见出岩浆流溢之意态;激流飞瀑纵切河谷,水流落差大、速度快,蕴蓄着巨大的能量,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飞动气势,这些都与后来傅抱石山水画艺术的总体特征相吻合。
1957年,已经在全国画坛逐渐形成影响的傅抱石,被委任为新中国第一个美术家代表团团长,率领特伟、阳太阳、王临乙、刘继卣4名成员赴东欧访问并采风。期间他们参观了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自然风光、人文古迹以及社会建设面貌,在为期3个多月的时间里,傅抱石画了大量的写生和速写,并创作作品49幅,举办了展览、出版了画集。这次东欧之行是新中国成立后画界提倡用写生改造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实践,同时也是傅抱石探讨中国画变革的有益探索。这次的尝试他不但要用中国画的笔和纸来直接描绘现实社会中的新事物,而且还是表现西方国家的山川、植被以及教堂、工厂、酒店等建筑,这都需要创造全新的笔墨形式来表现,他笔下描绘了西方的树种、干涸的河床,这些艺术形象都是传统笔墨所从未涉足的领域。傅抱石这个时期的艺术探索使他的山水画写生和写实的面貌更加强烈,也促使他的写生笔墨更加成熟和体系化,为其总体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催化作用。
1960年,江苏省国画院正式成立,傅抱石被任命为院长。这年他又推出了一个新中国写生的重大举措,那就是率领画院3位领导、 4位老画家以及艺术院校的青年师生,一行共计13人,远赴祖国的中南以及西北、西南、岭南六省十余市,参观访问、写生创作、交流展览,为期3个月,行程两万三千里,被画史上誉为“写生长征” 。这次写生傅抱石饱游祖国河山、沃览风土人情、瞻仰人文古迹,领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貌,同时还交游了地方画坛名流石鲁、李焕民、周韶华、黎雄才等人。这期间傅抱石把自己的取材从江南山水又拓展到了大西北的黄天厚土以及圣地延安、西岳华山和三峡灯火,一大批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诞生了, 《枣园春色》 《延安塔影》 《漫游太华》 《待细把江山图画》 《西陵峡》等佳构力作横空出世、光耀古今,傅抱石的艺术进一步酝酿升华,逐渐形成了成熟的个人风格面貌。同时这种壮游也使傅抱石胸怀大开,作品逐渐走出了上世纪50年代写生的束缚,个性的抒写和表现色彩更加强化,主观倾向更加浓郁,通过这一批作品,他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精神以个性化的情感都映现了出来,作品展出之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196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召集傅抱石和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重画他们初创后并不太满意的鸿篇巨制《江山如此多娇》 ,后全国人大出于政治考虑而取消了创作任务。这年6月在国务院办公厅的安排下,傅抱石与关山月同赴东北游览写生。这次活动为期近4个月,行程四千多里,傅、关二公畅游东北三省,登长白山、瞰镜泊湖,游牡丹江、览松花江,林海雪原、镜泊飞瀑这些壮丽的景观都一起奔入傅抱石的如椽巨笔之下,尽显天地造化之奇。这次的壮游傅抱石自称为“兹游奇绝冠平生” ,关东山水使傅抱石的江南山水画风更加注入了北派山水画的宏大壮丽而更具气势,尤其是这段时期他创作的泉瀑系列如《天池飞瀑》《镜泊飞泉》等作品,更是想落天外、荡人魂魄,观之令人涤荡襟怀、澡雪精神。
以上四次游历是对傅抱石总体艺术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促成其风格生成的重要写生实践。此外,傅抱石的一生之中还有过三次远游: 1959年6月傅抱石应湖南人民出版社之邀谒毛泽东故居,这次写生是为创作《韶山组画》搜集素材,为期9天; 1962年傅抱石患病,经浙江省有关方面安排,傅抱石携全家到杭州疗养,为期半年。养病中创作不辍,后出《浙江写生集》 ; 1963年傅抱石又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回江西省亲游历,会晤新朋旧友以及画界同道,游革命圣地,创作了《黄洋界》 《井冈山》 《长征第一桥》等作品。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傅抱石 写生 山水 传统笔墨 美术 艺术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