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尼泊尔14座古建筑因地震被损毁 12座为世界遗产
昨日傍晚,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当地居民和游客坐在倒塌的古迹废墟旁,他们身后是受损严重的加德满都老皇宫。
地震前老皇宫的资料图
尼泊尔受损的14座古建筑
自媒体网友“悟空”和同事制作的地震受损重要古建筑名单显示,截至昨日傍晚六时,尼泊尔8.1级强震中,共计损毁了14座重点古建筑,其中12座为世界文化遗产,大部分为完全坍塌,重建时间预计长达5至10年。
在遭受强震重创前,加德满都谷地的古建筑早已濒危,震后被损毁建筑修复难度极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管波克娃(IrinaBokova)近日在声明中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准备协助尼泊尔从“巨大的灾损中重建,包括历史遗迹及加德满都谷地的建筑”。
坍塌的为何都是砖木结构古建筑
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曾晓泉副教授2013年春节去尼泊尔,考察了加德满都杜巴广场、老皇宫、杜利凯尔建筑群等很多地方,这两天看着网上震后损毁的古建筑照片,她觉得“非常心痛”。
“震后坍塌的都是砖木结构古建筑”,曾晓泉介绍说,和中国传统建筑类似,尼泊尔古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纯木结构抗震性能会好一些,因为砖的受力形式不是太好,抗震性就比较弱。在尼泊尔的寺庙,大部分是由砖砌到三到五层楼那么高。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张鹏介绍,现在新建筑设计寿命一般是50年或100年,而文物建筑可能已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地震对建筑来说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但是尼泊尔建筑常用的砖石墙体,适应于承受压力,但不适合承受弯矩,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就非常脆弱。张鹏在新闻里看到加德满都地标建筑比姆森塔坍塌,他分析说,对高耸建筑来说,由于重心高,当地震作用下有微小的倾斜产生后,自重作用的力臂会很大,再加上地基不稳,从而导致进一步倾斜,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倾覆。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则认为,“一旦地震发生以后,古建筑是首先容易遭到破坏的,它不像现代建筑,现代建筑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但古建筑往往不堪一击”。他说,古建筑抗不过强震,一方面因为古代建筑时间长,抗震能力越来越差了。另一方面也因为地震往往对地表的建筑损坏是相当严重的。
加德满都谷地震前已被列入濒危遗产
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是著名旅游胜地,主要包括加德满都和帕坦、巴德岗三座城市,距震中不足百公里的加德满都谷地在此次地震和多次强余震中饱受蹂躏。
1979年,加德满都谷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保护状况令人担忧。由于城市化发展,谷地内一些重要的建筑和纪念物不是被拆除,就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维护而倒塌,一些历史遗迹里毫无节制地建造了许多新的建筑和道路,特别是由干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一些古建筑在修复的过程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用了整整十年,说服尼泊尔政府同意,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
国际援助组织一直在帮助尼泊尔。曾晓泉教授在尼泊尔不同的宫殿群外面,经常会看到美国某基金会提供保护或者中国某基金会提供保护的标牌,得知尼泊尔很多建筑群其实已经有国外的文物保护机构参与保护。
古建筑可以事先进行抗震保护吗
卡凯喜瓦寺庙是一座经历两次强震洗礼的古建筑,在19世纪,寺庙曾在地震中遭受重创,重建保留了传统的红砖基座。这次地震中,卡凯喜瓦寺庙主体开裂,部分墙体脱落。
张鹏介绍说,今天有了一些新的结构加固技术来减小地震危害,如为建筑增加阻尼器、隔震垫等,但他也指出,必须考虑到文物建筑,有要保护的价值或者特征要素。在很多情况下这两个方面是存在冲突的。
“对古建筑事先进行抗震保护简直是太难了,我认为是根本不可能实现”,杨学祥介绍,首先受制于资金不足,一些文物单位在维修上的资金来源很成问题,而给文物做抗震处理目前来讲耗费是非常大的,比再建一个建筑的耗费都要大。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尼泊尔 古建筑 地震 损毁 世界遗产 加德满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