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点名神器”是对大学课堂的侮辱?
近来,一些媒体陆续报道了个别高校教师创造的“点名神器”。从各类报道来看,点名方式可谓千奇百怪,高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如:“手机课堂”APP签到、蓝牙定位点名、二维码签到、指纹打卡点名等等。网友们调侃:高校就是任性,进入点名神器时代,人类已无法阻止老师点名了。
当媒体对“点名神器”这一现象津津乐道时,很多教师却对此非常反感,不少学生也嗤之以鼻。他们认为,这是对正常教学规律的误解,是对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侮辱,于提升大学的教风学风没有好处。
“点名”,本来只是一种无奈之举,暂时之策。如果夸大“点名”的功效,就意味着把课堂异化为点名与逃课的一种较量,演变为猫捉老鼠式的一种游戏。按此逻辑,学生所用心思考的,是如何顺利逃课而不被老师发现;老师所用心思考的,是如何用更高明的点名方式让学生无所遁形。照此推理,对学生来说,上不上课是无所谓的,只要期末有个好成绩;对于教师来说,课上得好坏也是无所谓的,只有该到的学生能够来到教室。
如果把“点名神器”作为一种笑料,自然无伤大雅,不用过于计较。但如果把“点名神器”当作真经拿来就念,就不免贻笑大方了。
如果坚决不用“点名神器”这种“昏招”,就连“点名”这一“笨招”也基本不用,就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老师能认识自己的学生,与一些学生进行过比较深入的交谈、辅导,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的学生选择缺课?个别老师搞出所谓“点名神器”,在于他根本不了解学生,也不认识学生;学生对课程既无兴趣,对老师也无感情,逃课也就难免了。
“点名神器”能束缚学生的人,但收不住学生的心。如果学生来到课堂,或者打瞌睡,或者玩手机,那还不如不来。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师生的互动与交流,需要思维的碰撞与共鸣。这就需要老师具有较高的课堂教学能力与管理能力,能调动起学生听课的热情,使学生的眼耳鼻舌身意都被激发起来。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不会把精力放在如何“忽悠”学生来到课堂,而会把精力用在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课、爱上课堂。
其实,一些“点名神器”的目的并不在点名,而是为营造更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要注意的是,作为老师,搞点创意也无不可,但不能偏离堂教学的基本规律,更不能偏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编辑:水灵
关键词:点名神器 大学课堂 侮辱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