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导游为什么会发飙?
发生“强迫购物、辱骂游客”的事情毕竟是少数,只需以个案追究违反合同。法律禁止超低价格的购物旅游,有时会让游客和旅行社的关系走向恶化。
云南导游发飙大骂游客没良心,这件事情非常恶劣,这不必多说。有意思的是视频里的原话,导游大骂,“来到咱们云南你抱着什么心态?骗吃、骗喝、骗玩吗?骗飞机坐吗?”游客明明交了钱,怎么能叫“骗”呢?
对市场稍有了解的人都猜得到,这通常是价格低廉的旅行团。一趟旅行下来,旅费仅够覆盖成本,甚至交通住宿费都不够,提供此类服务的旅行社却比比皆是。旅行社怎么赚钱?通常是和景点、商场分成,从游客消费中分成。导游的工资基本就在游客的购物分成里。这就是市面非常火爆的购物旅游,因为价格杀到极低,游客络绎不绝。旅游新闻经常出现“恶导游”“强迫购物”,基本都来自此类。
好好的旅游,居然变成逛商场,这不是坑人吗?没办法,物美价廉到底稀少,一分钱一分货才是市场的常态。其实对多数情况而言,游客也有逛景点、进商场需求,导游大多不用“强迫”,一切自然而然。这种商业模式没什么稀奇。一款免费游戏面向多数人免费,只需向少数人收会员费,整个项目就能运营。一个游乐场,多数免费场馆吸引客流,少数付费项目就够撑场。同样道理,旅行团无需每逢商场就摊派购物,往往某处商场火爆,某些游客出手大方,旅行团就能收回成本。旅行团负责给商场导客流,通过市场协作,很多产业都参与进来,游客需要分摊的费用才极低。
但是这样一种商业模式,网络游戏可以,而在旅游市场则被法律所禁止。
2013年旅游法颁布,其中第35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全国每年旅游人次以数亿计,发生“强迫购物、辱骂游客”的事情毕竟是少数,只需以个案追究违反合同,侵害权利就可以。法律禁止超低价格的购物旅游,则有时会让游客和旅行社的关系走向恶化。对旅游行业的乱象,更多需要的是监管,而不是一味地禁止。
旅行社宣传招揽时,不敢名正言顺宣称“低价购物游”,线路设计刻意隐去商场停留。因为那样授人以柄,招致游客、竞争对手举报,管理部门处罚。市场竞争激烈,购物旅游又是很成熟的盈利模式,旅行社只能不声不响地干,甚至极尽欺瞒哄骗。一些游客有了不切实际的期待,他们贪图便宜,自以为有法律撑腰,廉价旅游理所当然。一旦发现还是被带到商场购物,难免怒火中烧,心里愈发地抵制。旅游法35条的初衷是为保护游客利益,让游客舒心畅快地游玩,往往事与愿违。
法律过多地干预市场,有时会堵死了向善之道,只能让市场变得复杂不可测。美国租房市场上有类似例子。政府以帮助穷人之名限制房租上涨,代价是房东大量额外地收取“钥匙费、家具费”,房客大感愤懑,认为房东黑心。房东也经常辱骂房客,认为他们占便宜,没良心,交低房租还挑三拣四。糟糕的法律具有“挑拨离间”的效果,这在很多领域都是相似的。
□陈兴杰(人文经济学会研究员)
编辑:水灵
关键词:导游 为什么 会发飙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