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查错房”,道歉为什么这么难
《中国青年报》昨日报道,福建省人大代表钟奶祥从5月9日到18日一直在微博上呼吁,要求上海公安为违规查房一事道歉,直到媒体介入报道,也没有换来一声道歉。钟奶祥应邀带队赴沪开会,7日晚入住长宁区一家连锁酒店。8日凌晨一点左右,女性团员吴茗(化名)被敲门声惊醒。两名警员和一名保安未出示证件,只说“查房”,便强行闯入房间,导致受了惊吓试图抵住房门的吴茗摔倒在地。查房警员查看了吴茗身份证后就转身离开,没有一句道歉的话。后来,长宁公安分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查房过程并无不当。
长宁警方一直没有否认查房时警员未出示证件这一事实,却坚持“并无不当”的说法,拒不道歉——纵观事态整个过程,可以强烈感受到长宁警方的傲慢姿态,对执法对象的合法权利缺乏应有的尊重,甚至是不屑一顾。这令人怀疑,在他们心目中,执法者与执法对象的法律关系是不是平等的?
社会主体的法律地位,社会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全部社会地位、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因此,相应的,法律意识也是受社会意识的影响和支配的。考察“查错房”一事,长宁警方的做法缺乏法律平等,是否跟缺乏一般意义上的平等意识有关?一个执法者或一个执法机关,如果深刻领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这一观念的意义,他或他们还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工作失误吗?还会这样对待被查房的吴女士吗?
“查错房”一事以及此前很多类似涉法事件是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诸如平等、公平、正义这些被公认的、被全社会追求的价值,是法律意识的土壤——明晰地具有这种普遍价值观的人,相对来说,他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其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意识也会更自觉、更明确?既然法治是一种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机制,在遵守法律这一点上,不同社会主体的权利就不应有背离法律的区别对待。背离法律的区别对待就是一种歧视,歧视就是不平等。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该避免有意无意地把法律意识、法治意识跟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观分离开来的倾向,而是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个社会领域的内在联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上来建设和实践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这样是不是更有利于法治中国的建设?我们过去在强调法律和法治时,是否存在不自觉的、孤立地“就法论法”的倾向?法律、法制乃至法治的价值,就在于维护社会公平。如果法律赋予的平等都不能实现,怎么谈得到社会公平?从全社会的大目标来看法律和法治,能更清晰地认识“法”的作用和价值,执法者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也有可能会更自觉,使命感的形成、建立才成为可能。
如果长宁区的相关人员具有这样的意识,“查错房”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即使发生了“查错房”这样的事情,道歉也不会变得这么困难。执法机关的尊严是法律赋予的,对执法者的法律约束,也是对执法尊严的保障,道歉是对法律尊严以及执法者尊严的维护和补救。只有在缺乏平等的环境里,道歉才会变成一件丢面子的事情。(戎国强)
编辑:水灵
关键词:查错房 道歉 为什么这么难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