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抽一管血即可早期发现肺癌
今后,只需要抽取一管血,就能早期发现肺癌。
在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的《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以下简称《规范》)宣传健康促进项目启动会上,《规范》专家委员会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表示:“由于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约80%的肺癌患者在临床确诊时已经处于局部晚期或晚期,失去了外科手术治疗的最佳机会。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只需抽一管血,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相对较高,是一个非常好的辅助检查和筛查手段。”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2统计年报显示,而原发性肺癌则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15%—20%,恶性程度更高。目前,我国肺癌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15%左右。但如果能及早发现早期肺癌,并对肺癌类别进行鉴别诊断,在原发病灶尚未发生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前接受规范的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
“《规范》旨在进一步规范我国肺癌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肺癌患者预后,以及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克玲表示:这是首次针对医学检验内容的解读,让老百姓认识到血清标志物检测技术的应用能提高肺癌患者规范性治疗的可能性。
《规范》指出,临床诊断时可根据需要检测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了解肺癌可能的病理类型。“作为组织病理和影像学检查的有力补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准确、动态、快速和经济的优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检验学系主任张捷教授表示,尤其是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敏感性最佳,是诊断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能够更及时、有效地识别小细胞肺癌。同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不仅对肺癌的鉴别诊断、组织分型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对肺癌临床治疗的疗效监测、预后评估及随访观察等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实现对小细胞肺癌更好的管理。
张捷还建议,在开始治疗后1—3年内,每3个月检测1次肿瘤标志物;3—5年内每半年检测1次;5年后每年检测1次。随访中若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超过25%,应在1个月内复测1次;如果仍升高,则提示可能复发或存在转移。
编辑:赵彦
关键词:抽取一管血 发现肺癌 《规范》 肿瘤标志物



冰岛瀑布上空出现璀璨极光
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因癌症去世 享年65岁
中国舞蹈“荷花奖”广州开赛
马来西亚前副总理安瓦尔表示将支持现政府
重庆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致5死3伤
法国南部暴雨造成至少13人死亡
风暴袭击英国引发洪水泛滥 多辆汽车被淹
9名登山者死于道拉吉利峰南坡雪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