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相关头条相关
大龄失业人员需转变就业观念
近年来,大龄失业人员数量快速增加,大量大龄失业人口的存在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另一方面也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一个不和谐因素。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山西省长治市2015年春季首场大型人才交流会,招聘会现场“爆棚”,供需两旺。200多家用人单位“筑巢引凤近”,提供5800多个就业岗位,上万名求职者入场求职。笔者重点关注了一些大龄失业人员的求职情况,发现年龄、技能水平成为他们重新找到理想工作的“瓶颈”。
当日上午,51岁的失业人员王师傅揣着失业证来到交流会现场。王师傅原先在国企山西省长治县印刷厂工作,这是他五年来四次失业后,又一次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他想找一个和自己的技术特长对口的单位。但在交流会现场,他发现不少用工单位招聘条件都写着要40岁以下的,有几家单位听到他介绍专业特长时挺有兴趣,但王师傅一提年龄,就都被婉言拒绝了。王师傅感叹:“我这个年龄,真的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感觉自己真的没用了。”
失业人员参加交流会,按照主办方的规定,求职者每到一家单位应聘,都要填写一张《失业人员求职登记表》。《登记表》上除了求职者的个人情况、择业要求外,还包括特长、有无资格证书等内容。笔者注意到,多数大龄失业人员除了第一行“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年月”以及联系方式外,面对特长、资格证书情况介绍往往不知如何下笔。
梅辉坡小区郭先生今年45岁,初中学历。由于没有技能特长,他下岗后大部分时间都在饭店当服务员。“我也记不清失业几次了。”郭先生的语气中难掩失望,“大饭店忙完旺季就不要你了,而小饭店底子薄,经营状况不佳时,首先裁的就是我们这种年纪大的人。最多的时候半年内我重复失业了4次,现在我都害怕就业了!”
笔者在招聘现场看到,很多的大龄失业人员对职位的要求过于挑剔,一些要求不高但看起来辛苦、工资相对较低的职位少有人问津。笔者遇到一位从粮食部门下岗的先生,失业两年多一直没有就业,他说:“工资这么低,养自己都难养,何况还要养家?”一位叫刘林清的大姐跟笔者聊起对工作的要求时,表示要“离家近一点,工作不要太累。”还有的失业人员甚至宁愿受穷,也不愿重新就业。“前面那家企业招车工,不光要进行两班倒,可能还要加班,我们都40多岁的人了哪能干得了。”
在招聘会上走一圈,笔者发现,事实上“招工难”和“就业难”交织并存。钳工、磨工、铆工、喷涂工、水暖工等拥有一技之长的失业人员在这里都能感受到市场对他们的需求热度。大龄失业人员往往是因为技能单一,才被拦在了用人单位招工的大门前。笔者认为,打破再就业困局,大龄失业人员还须从自身做起,通过参加培训提升技能、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岗位、薪资标准,实现再就业。
(作者单位:山西省壶关县树掌中心校)
编辑:付鹏
关键词:政协 失业人员 失业人员没有技能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