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民族融合的特点
原标题:民族融合的特点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个不断互动和融合的发展史,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有其鲜明的特点。
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关于“民族融合”,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民族融合是指两个以上的民族,因杂居相处、互相通婚等原因,社会和文化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差异性缩小,共同性增多,最终融为一体。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个不断互动和融合的发展史,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有其鲜明的特点。
首先是文化上的融合。
先秦时期的“夷夏”之分,主要是文化的区别,而不是血缘或种族的划分。孔子作《春秋》曰:“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此春秋大法也。”其大意是:华夏之人如果进入了边远地区,采用夷狄的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为了夷狄之人。夷狄之人到了中原,采用华夏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了华夏族。华夏与夷狄的区别不在于血统,而在于文化。先秦时期的夷夏之辩,所要辩的并非夷狄与诸夏在种族意义上和血统意义上的差别,而是二者在文明程度上的差别。所谓“以夏变夷”,是以较高水平的华夏文化改变较低水平的夷狄文化。夷狄之人采纳华夏文化即为华夏之人,华夏之人采用夷狄文化即为夷狄之人。前者较为普遍,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如我国匈奴族从后汉至南北朝的汉化,鲜卑族在南北朝时期的汉化,契丹、女真在辽、金、元时的汉化等。
后者在历史上也有不少事例,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汪洋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较为典型的有夏朝亡后,夏桀之子带着本族部分成员迁徙到漠北草原,与当地土著融合,由于文化水平高,成为漠北的统治者。后因夏王族人数少,逐渐融入匈奴,仅保留龙图腾崇拜的一些习俗。又如南北朝时的桓诞,原是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的汉人,桓玄之子。桓玄被诛后,他亡入大阳蛮中,习蛮俗,以多智谋为群蛮首领,拥八万余落,依附北魏孝文帝,受封襄阳王。
二是越是战乱时期,战争规模越大,民族融合的规模也就越大。
民族大融合时期多是历史上的战乱时期,战争规模越大,融合的规模和程度也就越大。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是第三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辽宋金元时期是第四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这几个时期战乱不息,民族迁徙、互动较大,其结果是众多民族交错杂居,互为婚姻,并采用中原文化,汉族也因此得到不断壮大和发展。
三是少数民族统治区域内的民族融合规模最大。
西晋末年,史称“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塞外民族纷至沓来,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十六国”。在这些地方政权中,匈奴人建立的有3个(汉或前赵、夏、北凉),氐人建立的有3个(成汉、前秦、后凉),羯人建立的有1个(后赵),鲜卑人建立的有6个(前燕、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羌人建立的有1个(后秦)。其结果是在中原地区形成了胡汉杂居的局面,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由于汉人的生产技术、宗教和文化等水平较高,促使少数民族逐步采用汉人的技术、宗教、文化及语言、姓氏、服饰等,与汉人逐渐融为一体。最为典型的是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所辖地区的民族融合规模和程度,远比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都大。契丹人建立的辽、女真人建立的金、党项人建立的西夏政权所属地区也一样,以及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和满族建立的清朝,其结果,大多数古代的契丹人、女真人、党项人和蒙古人及满族,都融入汉族。只有部分少数民族离开中原,回到原居住区,形成现在的某些少数民族,如蒙古族和满族。
四是自然融合和主动融合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流。
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不同,民族融合是自然和自愿的,是一种进步表现;民族同化是强迫的非自愿的。民族融合对体质和智力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历史的民族融合可分为自然融合和主动融合两类。自然融合是自觉、自愿的融合,不同民族交错杂居和通婚,差异性逐步缩小,共同性不断增多,逐渐融为一体。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化水平较低的民族往往被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所融合。
此种融合现象在历史上十分普遍,历史上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情况大多属于自然融合,如匈奴、羌、氐、突厥、契丹、女真等融入汉。主动融合是少数民族统治者主动要求本民族采用汉文化,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全盘汉化”的措施促使鲜卑和汉融为一体。这一改革对北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把北魏的民族融合进程推向了历史的新高潮。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民族融合的特点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