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不要拿实力来衡量中国维护主权的决心

2015年05月30日 08:29 | 作者:高杨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原标题:不要拿实力来衡量中国维护主权的决心

  从挑拨和怂恿少数与中国存在主权争议的国家对中国采取“以小欺大”,到干脆派战舰、侦察机直接挑战中国对主权维护的底线。美国在南海赤裸裸的挑衅连日来有上升趋势。

  分析原因,既有美国国内矛盾恶化,执政党需要将这一矛盾向外部转化因素;同时也有因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上升,尤其是去年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上,提出的“亚洲事务应由亚洲国家主导”,让做惯了世界老大的美国觉得自己正在被挤出亚洲。

  今年4月,曾一度受到美日两国竭力阻挠的亚投行,出人意料地如期在北京举办筹备会,这让美国政府抓狂,而英、法、德、意等国的加入,更让美国整个政界震惊———美国真的失去了对全球的影响力?

  面对如潮的国内批评,尤其是赶上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换届大选季,加上美国在对“伊斯兰国”的打击不力,可想而知的是奥巴马政府糗透了。

  可无论如何,奥巴马要干完剩下的一年任期,同时还要提振民主党未来热门总统候选人——希拉里的选情。于是,奥巴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外交上表现强悍些,尤其是对被很多美国人看成是“假想敌”的中国发起挑衅或许是他转移国内矛盾的最佳突破口。

  而选择中国除了上述亚信会议精神和亚投行顺利筹备让奥巴马难以咽下这口气外,在美国军方和一些鹰派媒体看来,虽然中国大陆近年来经济和综合国力增强,以及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但是和美国相比,中国军事实力远没有美国强大。

  美国鹰派媒体《华盛顿邮报》网站11日刊登题为“为下一场战争作准备”文章则威胁称,美国二战胜利以来70年,国防预算不断扩增,至少两代美国人一直在为下一场大战作准备;美国也一直准备战争或处于战争状态,因为外来威胁始终存在。

  其中该文章对外来威胁引用的例子则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主席邓普西上将月初在国会听证的发言中,将中国崛起和“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放在一起列为对美国“威胁”的行列中。

  而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研究报告则说,2025年,中国大陆国防预算即可达到美国的一半,30年内,中国不具全球野心,只需照顾周边;美中军备的实力差距,远比西方或中国媒体呈现的大得多,至少差距20至30年。美国军费2014年是中俄总和的两倍多,在“恐怖平衡”下,中国核武几无用武之地。该报告还举例说,美国可深入敌境、投掷炸弹的隐形战略轰炸机,进出任何国家来去自如,还有许多未解密武器可能已服役或在研发。仅凭这些优势和威慑,谁准备好下一场战争了?答案很清楚是美国。据此,美国智库得出结论:中国不敢与美国开战。

  也许正是这样的依据,才有了近期美国在南海不断让挑衅升级的事态。

  不错,与美国相比,无论综合国力还是军事实力,中国都与美国存在不平衡。但关键是中国无意挑战美国,因为中美利益毕竟远远大于分歧,而战争只能让中美两败俱伤。因此,中国选择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目的就是加强合作,管控分歧。

  愿望往往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大陆多次声明和相关声索国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但美国却一再挑战中国维护主权决心与底线。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尽管经济实力尚处发展中国家行列,军事实力也有差距,但这丝毫不会动摇13亿人维护国家主权的信心和决心,而且中国依然是一个世界上的核大国之一,况且在中美战争史上中国曾有不止一次“以弱胜强”的战例。因此,面对主权维护,又如何以实力强弱来衡量中国人敢不敢面对强加给自己的战争?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实力 中国 维护主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