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景区营销莫把低俗当噱头
近日,位于河南卢氏县境内的一个景区打出雷人广告语,套用“吃喝嫖赌”改成“吃喝漂睹”宣传景区的经营活动。其中“吃喝”二字对应景区“吃烧烤、免费喝啤酒”的宣传,“漂”对应为景区推出的“激情漂流”活动,“睹”则为看景区美景、烟火等。(6月11日《大河报》)
景区为招揽更多游客,进行创意宣传或创新营销,属正常的市场行为,但其前提是必须合理合法。河南一景区此次套用“吃喝嫖赌”的谐音,打出“吃喝漂睹”的广告语,貌似一种富有创意的景区营销,实质却是一种哗众取宠的恶意炒作。这种用“吃喝漂睹”来夺人眼球、挑逗“性趣”的作法,既挑战了公序良俗,又有“玩出法律边界”的嫌疑,让民众直呼“伤不起”,理应受到查处。
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景区之间的市场竞争亦日趋白热化,一些地方政府或景区为吸引人气,促销“高招”频出,其中不乏“标新立异”之作,似有“语不雷人死不休”的架式,比如“一座叫春的城市”、“我靠××”、“ 给市民颁发‘凉民证’”等类似的广告语层出不穷。此类庸俗、低俗、恶俗的景区营销,虽然可短时间里达到赚取眼球、招揽游客的目的,但最终势必有损景区形象,甚至引发消费者的抵制,无异于饮鸩止渴。幸而很多的“三俗”营销创意,最终皆因舆论的批评而草草收场。
商场竞争,炒作促销符合情理;资本追求利润,亦无可厚非。但对于一个兼有部分公益属性的景区而言,除了追求经济效益之外,还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即景区营销既要遵循公序良俗,又不能触犯法律法规,这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类似欢迎游客“吃喝漂睹”的广告,不仅丧失了商业伦理、公共道德的底线,而且严重违反了广告法等相关规定,如“广告不得有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等相关条款。试想,“吃喝漂睹”在给游客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外,会给他们的心理产生何等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纯洁心灵产生何等的严重污染。
景区“三俗”营销之所以层出不穷,根在有关旅游景区眼光短浅、急功近利。其实,景区营销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宏观性、多样性及连续性等特点,并非短时间能见神效,有的甚至三五年内无明显效果,需要久久为功。因此,旅游景区应有一个长远的营销规划,切不可只贪图眼前一点点看得见的利益,而放弃对景区长远的营销规划。
由此可见,景区“三俗”营销害人而不利己,是典型的赔钱都赚不来吆喝的行为。对景区“三俗”营销说不,除了景区自身增强自律意识,不把低俗当作营销的创意与噱头,在管理和服务上多下力气之外,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采取零容忍态度,对景区“三俗”营销及时果断亮剑,依法予以严肃查处。特别是,要进一步织密制度的笼子,使之更具可操作性,比如明确禁止利用谐音篡改词汇,禁止发布容易产生歧义的广告语等。让“三俗”广告语淡出人们的视野并不难,重在真抓实管。(屈金轶)
编辑:水灵
关键词:景区营销 莫把低俗当噱头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