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哲学过时了吗?
原标题:吕嘉:中小学哲学教育应该加强
中法教育各有所长,仅以高考作文题来比较两国教育的优劣,明显片面。不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法国高考作文题,如“拥有选择权是否意味着自由”为镜,也可以看到我国目前哲学教育的不足。可以说,我们的初等、中等教育目前缺少适合青少年的哲学教育。
教育的实质是人的教育。青少年时期即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毕业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人成长成人的关键时期,人的教育尤为重要。有关人、人的使命、责任、意义、准则、欲望、善恶等知识,是形成于人的自我认知,这是只能在人的生命践行中得到确证的哲学思想。青少年要有对自己生命的思考,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并转化为现实的生命活动。
马克思的中学毕业作文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法国高考作文题则从劳动的意义、人与欲望、艺术的价值、科学的界限、自我认知的意义等方面考查学生思考深度,具有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的特点。
中国文明是世界诸文明中唯一的非宗教性文明。三千年前,中国先哲以“君子”界定为自我完善的目标。孔子继承并弘扬君子自强的精神传统,开创面向全社会的、以儒家哲学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教育。
目前我国初等、中等教育阶段的哲学教育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时间晚了,中学才开始设置,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就已经进入思想活跃、憧憬人生的少年阶段。二是内容深了,并不适合青少年时期人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近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准确理解辩证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原理,需具备较系统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这恰恰是青少年还不具备的。结果,我国初等、中等教育阶段的哲学教育只让学生记住一些哲学概念与原理,却不能引发他们对自我认识的哲学思考。
笔者认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哲学教育更应当自觉引导青年人的思考,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认识劳动的意义,认识自我,并积极投身自己所喜爱的一项创造美好生活的事业。但是很遗憾,我们的教育恰恰是欠缺这一块。中国教育有自己的优势,我们不应妄自菲薄,但同时我们还必须不断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尤其是应补上哲学教育的短板。▲(作者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编辑:水灵
关键词:中小学 哲学教育 应该加强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