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老年人会“霸占”年轻人的工作机会吗
老年人在劳动力市场没有抢占资源。他们自愿增加工作年限,提供商品和服务,他们的存在和年轻人没有任何区别。他们不仅不应受排挤,反而应当受尊重。
谈论延迟退休,很多人的首要担心是就业。流行说法是,老年人不及时退休,大量工作岗位将被他们挤占,年轻人就不容易找工作。目前中国每年大学毕业生超过700万人,加上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新增待就业人口超过1600万人。就业压力如此巨大,何不让老人照顾年轻人?反正就工作效率而言,年轻人通常胜于老年人。
这种说法看起来简洁明了,实际上经不起推敲。这个命题隐藏的条件是:工作岗位是有限的。把这种观点极端化地推演,老年人都不退休,工作到死,这段时间上千万年轻人眼巴巴在那儿等,等他们把位置腾出来,才有一口饭吃。
市场上的工作机会从来不是固定有限的,它们是人们劳动创造的结果。这里面的原理很简单。当一个市场上劳动者数量有限,合作的机会和深度就很有限。一个人口少的村庄,往往只有两家小卖店,一个裁逢铺,几乎没有其他工作岗位。在一个大城市,由于合作广泛,人们之间互相有需求,可交易的东西就很多。市场规模越是庞大,工作机会越多,这也是城市发展具有“滚雪球”效应的原因。
老年人在劳动力市场没有抢占资源。他们自愿增加工作年限,提供商品和服务,他们的存在和年轻人没有任何区别。他们不仅不应受排挤,反而应当受尊重。至于他们在具体岗位是否称职,是否应当被年轻人取代,老板自有主张。即便绝大多数事情都做不了,老人退休后做一点看门洒扫,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在做贡献。
老年人工作不仅利己,其实也帮助年轻人减压。一个社会的养老,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家庭养老也好,商业养老也好,社保养老也好,说到底都要看商品和服务是否充裕。老年人有余力自养,不只是在创造财富,也是让年轻人减轻负担,有更多资本和精力创业。
很多人不相信这样的道理,他们举日本作例子,试图说明老年人工作的害处。日本是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多年来经济疲软,据说是因为老年人占据着重要的工作岗位,压制年轻人成长。年轻人变成“草食族”和“穷忙族”,只靠打零工赚钱。这里面的道理只对一半,老龄化确实让年轻人负担变重,“老人占据工作岗位”很大程度却是政策的失败。
长期以来,日本的主要产业实行“终身雇佣制”,法律倾向保护劳动者,使他们免于失业忧患。日本企业解聘员工的代价十分高昂,“年功序列制”也让一些平庸的员工可以混上高位。在日本,劳动者论资排辈的风气十分盛行,年轻人难有出头之日。其实,按照劳动力流动规律,老年人气衰力弱,年纪越大,从事的应是不太紧要的边缘工作,而日本的情况则不是这样。应该看到,劳动力正常流转并不损害年轻人利益,刻意保护老年人利益,才会挤压年轻人机会。
2008年美国经济不景气,很多老年人选择放弃清闲的退休生活,出去打零工。这既是给自己和儿女减轻经济压力,其实也是帮助国家走出萧条。这一类“延迟退休”实在是多多益善,应当鼓励。未来中国不可避免地陷入老龄化,很多人“活到老、干到老”,一把年纪还在市场上散发余热,听起来虽然残酷,对于经济发展却没什么坏处,不必视为畏途。
在中国讨论延迟退休,还要考虑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养老金延迟发放。除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绝大多数人的工作年龄上限不受约束。即便从岗位退下来,只要想发挥余热,通常也能找到事情做。养老金发放却是根据法定退休年龄确定的,政府推行的社保体系面临资金缺口越来越大的问题,自然倾向延迟发放养老金,以达到减少支付、缓解养老金亏空的目的。从这个意义说,反对延迟退休是为了让民众多拿回一些养老金。当然,这个角度超出本文讨论的主旨。应对老龄化危机,应鼓励全民创业和工作,包括老年人发挥余热,整个社会才能恢复活力。
□菁城子(《罗辑思维》主编)
编辑:水灵
关键词:老年人 霸占年轻人 工作机会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