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一会冷一会热,公务员你们还好吗?
“公务员”仍是择业首选。虽然“公务员热”降温,但由于政府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和就业稳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仍是择业首选。调查中有33.3%的受访毕业生择业首选政府机关或行政事业单位,其次为“外资企业”(32.1%)、“国有企业”(22.8%)和“私营企业”(9.5%)。(6月24日《新闻晨报》)
网上曾有个笑话,讲的是教练解释球队为何三连败,第一次因为草皮太干;第二次因为草皮太湿;第三次因为草皮不干不湿。在该教练眼里,草皮无论干湿,反正就是不对,输球的责任就得草皮来担。我们在嘲笑教练之余,是否也陷入到了同样的思维误区?
前些年,公务员热持续升温,大学毕业生们削尖了脑袋、挤破了额头往编制里钻。据说有个女孩“四落孙山”仍不言放弃,依旧信心满满地筹划着“五进宫”大计。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嫌公务员从业热情过分高涨,担心这股急火烧坏了社会的“神经”。这时候的批评虽有个别比较尖锐的,倒也和“忧国忧民”搭得上边。
这两年,公务员热明显“退烧”。以2015年国考为例,招录计划创历史“新高”、招录门槛创历史“新低”,但这“一高一低”两项“吉尼斯”却换来了报名人数下降的结局。于是乎,有人抛出了“反腐为公考带来寒流”的“呛调”。仿佛2015就是公考的2012,又开始“忧心”公务员已经没人愿意当了。先不论该观点是否正确,单看其中的倾向性,就能闻出一股“草皮不干也不湿”的味道。
有句话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际上,公务员行业热与不热,“观察家”们说了不算,“批评家”们说了也不算,只有客观实际才有最终的话语权。只要全社会的人力资源没有在“官”、“商”之间偏废其一,没有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就不该一会儿言之凿凿地称公务员“太热”,一会儿杞人忧天地担心说公务员“太冷”。
诚然,对于这种社会现象,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发言权,但谁也不能“喧宾夺主”。因为公务员热与不热,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可以群策群力,但不能被任何观点所裹挟。只有以精准的数字为依据,以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为准绳,综合考量、科学推敲、严谨计算,才能得出一个相对正确,或者说最不错的结论。
编辑:水灵
关键词:一会冷一会热 公务员 你们还好吗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