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提升政府规划的公信力
规划“放卫星”,执行“打水漂”,丧失的是政府公信力。规划适当调高一点预期,有利于鼓舞士气,但一定要可执行,至少跳起来能够得着。否则,极可能是“规划规划,墙上挂挂”。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从综合部委到专业局办,“十三五”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我们调研注意到,有的县市动辄提出数千亿元的投资规划、有的地市绘出上万亿元的宏伟蓝图,争先恐后要搭上国家规划“便车”。且不论这些规划是否必要和科学,恐应掂量一下未来5年有没有如此财力。我们在一些地方了解的情况引人深思,甚至有的国家重点关注的贫困地区“十二五”项目资金目前也仅到位30%。
规划“放卫星”,执行“打水漂”,丧失的是政府公信力。规划适当调高一点预期,有利于鼓舞士气,但一定要可执行,至少跳起来能够得着。否则,极可能是“规划规划,墙上挂挂”。应强化规划可执行性,提升规划公信力。
一是规划编制应体现全局观念。一些改革为什么最后一步到不了位,这与地方、部门各自为政密切相关。如北京、天津与河北交界的地方有很多断头路;有的城市地铁通到了火车站,出了地铁后却不能直接进到列车候车室。地方和部门既要在各自的一亩三分地里画圈,又要看看自己画的圈放在国家的大盘子里是否协调。要多想想如何利他,而不仅仅是利己。“十三五”规划应更加注重各地的主体功能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融合”,形成合力。
二是规划编制应做实专家论证。时下,“专家”常被戏称为“砖家”。为什么?有调查称,79.6%的人认为“部分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为利益群体代言”;72.3%的人认为“大量‘伪专家’充斥专家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各类规划的专家论证常常流于形式。应进一步完善专家参与机制,将专家“一次参与”转变为“长期参与”,明确参与专家对规划的长期权利和责任。
三是规划编制需要公众广泛参与。从前些年频频出现市民聚集反对污染项目,到最近接连多地市民聚集、签名争取高铁过境,公众对事关自身利益的决策表达诉求的期望越来越强烈。然而,有的地方或许是担心被舆论绑架,在编制规划时往往仍在闭门造车,把信息封得严严实实,根本谈不上公众参与。其实,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度,往往决定公众对规划执行的支持度。应切实推进协商民主,构建“三参与一确保”机制,公众决策前参与调研,决策中参与讨论,决策后参与监督,确保决策体现民意、科学有效。建议以各级各类“十三五”规划为契机,利用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体,广泛征求公众建议,凝心聚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四是规划编制应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对于民主监督,在有些地方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一些部门虽然聘请了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特约监督人员,但有时受聘人员到了现场才知道要讨论的事项,事前不知情、行权难有效。且不说民主监督的政治重要性,就说这些特约人员中专家学者居多、具有广泛代表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请他们找找不足、挑挑“刺”,对确保规划的公信力无疑是有好处的。
五是规划执行应赋予地方一定自主权。例如,在扶贫开发方面,不少地方反映国家规划不接“地气”、管得过死、卡得过严,抑制了基层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调研时了解到,某部门可以花20多万元给深山里的两户居民通电,却不能只花10多万元将居民从山上搬下来,原因是“买酱油的钱不能打醋”。很多地方正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整合使用办法,但普遍表示难度太大。强调国家规划的权威性是必需的,但绝不是任何事情都要“一统到底”,应处理好严格管理与适当放活的关系,允许地方在不触碰红线的前提下吹好号,唱准调,以最终的实效来检验地方的作为和担当。
六是抓好规划执行的检查落实。应建立规划信息公开制度,坚决遏制“一任领导,一个规划”现象再度泛滥。应做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依法依规督促规划的落实,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要立规则、定制度,对执行规划不力的坚决问责,同时通过规划的可执行性来检验规划的可行性。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编辑:水灵
关键词:提升政府规划的公信力 赖明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