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建构属于自己民族的设计意象
我们必须建构属于自己的设计意象,它是一种民族意象、文化意象、美学意象。而且仅有先进的科技是不够的,必须有文化的养分,有来自生活的、艺术的、美学的涵养,工艺美术是天然的土壤和母体。
当前,“文化创意+”与“互联网+”兴起,工艺美术有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启动这一资源优势,还将在设计与文化创意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进一步激发新型业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
在社会和文化转型发展过程中,对于如何看待工艺美术的价值、如何建立传统造物与当代生活的联系、如何以我们民族最源远流长的工艺文化来涵养当代的设计和制造等,亟须在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意义上加以深化和落实。要切实改变工艺美术与当代艺术设计、创意产业发展、民众生活需求脱节的情况,实现工艺美术在当代的发展,发挥工艺美术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竞争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设计上以东方文化为主体、西方文化为应用”是一个途径,通过包含丰富民间智慧、信仰、生活意涵的工艺转化、工艺现代化,实现具有自己文化意象的设计和创造。
工艺美术是东方文化和民族的象征,也是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财富。要从中国文明史的意义上来认识工艺美术的价值,它绝不是被机器工业简单淘汰的过时产物,而是重要的文化要素和美学载体,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独特的创造力,是文化的独创性和竞争力所在。快速工业化以来,我们对传统手艺的认识、对工艺美术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产业加工阶段,没有上升到文化、哲学和精神层面的认同。但如果放弃我们数千年积淀传承的文脉,任其流失、没落、边缘化,一味模仿西方大工业背景的设计,我们将失去文化层面的对话交流的主体性,设计也缺少本土生活的环境和内涵。
我们必须建构属于自己的设计意象,它是一种民族意象、文化意象、美学意象。而且仅有先进的科技是不够的,必须有文化的养分,有来自生活的、艺术的、美学的涵养,工艺美术是天然的土壤和母体。叶芝在一篇文章中所说,“智慧通常以意象的形式出现”。工艺美术里包含这样的意象,它有我们所有华人甚至是东方人直接透过视觉形象就能领会的意涵。所以,必须从文化意义上深刻认识工艺美术中包含的价值理念、基础工艺、造型形态等,进一步建构它与当代生活和创意产业的联系,这也有助于增进文化的认同。
实现工艺美术的当代价值,要面向当代的发展现实需求,做好传统手工艺的资源转化,包括当代的品牌推广和当代的生活融入。最近我在南方调研时发现,在中缅边境有翡翠、玉石等很多非常好的资源,但是工艺水平比较低,缺乏“就材加工、量材为用”的传统手工艺原则的充分应用。如果我们的工艺创造性下降,工艺的创意比较匮乏,工艺市场也会逐渐丢失,必须认真反思。当下,工艺美术行业的低端发展需要拯救,要从工艺文化层面上进行疏导,重新进行工艺产业布局,并改造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说,做好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当代转化,一方面,要对工艺美术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包括工艺美术的传统造型、工艺技法、图形纹样、材料材质以及所依托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空间等,找到转型发展的可行路径。在保留核心意象的前提下,当代新的材料工艺技术可以成为工艺美术创新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要对当代生活方式、生活空间和消费群体进行细分,找到工艺美术与日常生活的衔接点。比如社区老年群体、都市青年女性、启蒙阶段的少年儿童等,手工艺的体验不仅是一种休闲方式,也是一种心性的、创造性的体验过程,只有建立了这样具体而又普遍的联系,才能真正唤起公众对于手工艺文化的认同。
在这方面,台湾Yii计划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它“有政策、有目标,不以市场取向去研发,而以原创价值性及原创独特性为创作目标”,创造了新的美学表现,实现了中西美学的交融,以当代设计的形式复兴了传统工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们有很丰厚的工艺美术资源,更需要开掘这些资源宝库的人,如何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好、发展好,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编辑:水灵
关键词:建构 属于自己民族的 设计意象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