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神州“神广告”,抹黑对手恐有道德风险
持续已有一段时间的出租车市场大混战,昨日突然杀出了一匹“黑马”。25日上午,神州专车的一组“Beat U我怕黑专车”的海报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澎湃新闻认为,这是疑似指向以“U”为图标的专车软件Uber(优步)。
海报邀请了演员吴秀波、海清等明星和行业相关人士代言,他们手中对“U”竖起警示牌,并辅以抨击黑专车安全问题的广告语。如吴秀波代言的海报写道:“家里的十个好叔叔,也斗不过车里的一个怪蜀黎(黍字的错别字)。不心存侥幸,就不会身处险境。”
这组“神广告”一出,舆论沸腾了。网上几乎一边倒地谴责神州专车这么做不厚道。更有人模仿海报形式,举牌表示再也不乘坐神州专车。目前,神州专车的“神广告”风波仍在持续发酵,引发各方热议。
神州专车究竟在哪里触痛了人们的神经,让自己陷入如此尴尬地步?
如今市场上出行形形色色的专车,有的是出租车公司自购运营的,有的是租赁许可接入软件合作的,提醒公众提高防范意识并无不妥,把目标对准“黑专车”,其实问题也不大。例如,前一段时间就有报道称有女性乘坐专车遭遇司机性侵,而有的打车软件也被传成为一种“社交”工具。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公众关注。
客观来讲,神州专车的运营模式,确实比较符合国内的政策制度,乘客认可度不低。比如我出门自己不开车的话,一般都使用神州专车。因为它使用的是自己公司的车,司机也是专职聘用的,比较让人放心。加上它的促销力度较大,充100送100,折算下来比打一般出租车还便宜一些。这是神州专车的优势,它尽可广而告之。
但当神州专车以这样的面目出现,很难不引起人们反感。首先是这种做法不无恐吓消费者之嫌。这组海报好像就是在说,乘坐对手的车会造成各种不良后果和伤害一样。有人就把这看作是一种“恐吓式”营销。再者,这种道德优越感让人难以接受。彼此都是专车,虽然运营模式有别,如此公开抹黑对手,进行道德指责,只会令人生厌。还有,这种做法存在角色错位。正如有人指出的,这是站在政府的角度指责同行,人们难免要问一句:你凭什么呀?
此外,许多乘客对优步评价不错,也是一个原因。由于种种政策限制,优步在国内的业务开展其实并不那么顺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从同情弱者的角度,对来自强势一方的无端攻击与抹黑表示反感。也因如此,这场风波发生后,虽然神州专车并没有明确指向是谁,“躺着中枪”的优步却赚到了不少同情分。
这给神州专车等企业一个经验教训,就是在进行广告推广的时候,切忌采取这种恐吓消费者、抹黑竞争对手的手段。这样做的话,自己也会面临一定道德风险,给公众留下不良观感,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影响自身企业形象。例如日前发生的小米与乐视之争中,双方互相攻讦不说,有一方甚至请来基金经理、分析师对竞争对手进行各方面抹黑,这种做法就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
企业之间不免存在竞争,但应当鼓励的是良性竞争,而不是恶性竞争,更不是无视道德约束的无良竞争。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不仅受法规约束,无形中也受社会道德的约束,倘若企业漠视这一点,就可能遭遇公众的恶评和市场惩罚。
编辑:水灵
关键词:神州神广告 抹黑对手 道德风险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