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快报 快报
广东官员操纵家族经商多年 负债10亿元后跑路
原标题:广东官员操纵家族经商多年 负债10亿元后跑路
6月27日,广东省惠州市公安局发布消息称,“失联”3个多月的钟启章等3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抓获。3个月前,作为惠东县一科级干部的钟启章及其家族十几人负债10多亿元后“跑路”。
钟启章案件也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广东被曝光的第3起基层官员经商欠巨债而“跑路”的案件。此前已有云浮市原水务局长、阳江一地税分局局长等先后被曝身负巨债潜逃。
基层“小官”如何坐大成“大亨”?小小科级干部如何敛财十几亿元?《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获悉,虽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文禁止公务员经商,但这些“官场生意人”手握实权,翻云覆雨,有的操控家族生意十余年,欠下巨额债务。债权人不仅有商人,也有政府公务人员。三起基层官员身负巨债跑路案件背后,监管失效难辞其咎。
违规经商
纵然长年违规经商已是圈内“公开的秘密”,但在钟启章突然失联后,浮出水面的“钟氏”家族生意之庞大和欠债数量之巨,仍让人震惊。
42岁的钟启章身兼惠东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和惠东县珠三角产业转移园管委会主任两职。今年3月18日,钟启章向组织部提交辞职申请,称“由于本人自身原因已无法胜任本职工作”。3月19日,多名债权人收到钟启章写有“对不起”等内容的短信。
3月20日,钟启章三兄弟及其家族10多人全部无法联系,许多债权人顿感大事不妙——一向被认为财大势雄的钟氏家族留下了巨额的债务窟窿和一大批血本无归的债权人。
多名债权人透露,钟启章及其家族欠下的债务可能超过十亿元。一名债权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提供了一份清单,涉及的债权人达82人,债务总额超过14亿元。债权人中不仅有多年亲朋旧友,还有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和信贷公司。
目前能够核实的债务已超过8亿元。惠东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陈卫东向记者证实,已有31名事主报案,涉案金额7.1亿元。惠东县人民法院书记室主任刘振波说,该院已经起诉立案的涉钟启章案件共有17宗,多为民间借贷纠纷,涉案金额约1.3亿元。
钟启章是惠东县本地人,在周围人眼里“八面玲珑、擅长交际”。他此前担任过中国银行惠东支行副行长、惠东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副主任、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等重要职务。而其哥哥钟启文也曾当过惠东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两年前才辞职经商。
钟启章幕后经商由来已久。一名陈姓债权人是钟启章高中同学,两人相识20多年。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钟启章经商十几年,“圈子内的人都知道”。其聪明之处在于:幕后操作,然后以家族其他人的名字“出头”。
家住黄埠镇的债权人蔡老汉说,他跟钟启章的债务中,整个交易都是钟启章出面,谈好条件后却由其弟弟钟启信签名。在蔡老汉提供的欠条上,钟启信是借款人,钟启章是担保人。
虽仅为正科级干部,但钟启章掌控的家族生意却以亿万元计,在小小的惠东县,更显庞大。记者了解到,钟氏家族涉足的产业有房地产、餐饮、娱乐、外贸,在惠东县黄埠镇还有一家鞋业生产公司,仅厂房场地设施就价值三四千万元,可谓多元经营、四处开花。
事实上,此起“小官大亨”案件并非孤例。此前,云浮市原水务局长詹大杨欠债数千万元被网上追逃、阳江市地税局程村分局局长林其军在2014年9月负债亿元“跑路”。这几起案例暴露出的基层官员直接或操纵家族经商现象之“豪华”,同样令人诧异。
詹大扬曾任云安县县委书记、云浮市水务局局长。退休前以项目开发、生意资金周转紧张为由,欠下巨额债务,有债权人称詹大扬欠债3000多万元。记者从云浮市云城区法院了解到,该院已有4起关于詹大扬的民事诉讼,标的总额两百多万元。
同样是科级干部的林其军名下只有一栋八九十平方米的商品房,却掌控着阳江整个“林之源”家族企业长达10年。一个债权人透露,林其军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会带他们去参观公司项目,“他不喜欢我们叫他林局,而是叫他林总。”
工商资料显示,其妹妹林其燕名下有阳江市林之源贸易有限公司、林之源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其哥哥名下有阳西县林之源农贸发展有限公司;其妻子关映红名下有阳江市江城区红妤铝金板材家具厂。
影子老板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这几起“小官大亨”案件中,一些现象荒诞出奇:官职不高却有举债亿元的巨大能量;仅凭“官员”两个字便可“红口白牙”借贷数百万、数千万元;案件发生后,一些本应堂堂正正追债的债权人却怕跟案件“沾边”,不少债权人以不公开身份作为接受采访的“条件”。
荒诞背后,既显示了“官场生意人”长袖善舞、宜官宜商的“本事”,也暴露了一些债权人对官员的“迷信”,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贪腐线索。
——家族实业成为借债“杠杆”。记者采访发现,案件中官员借债时,都是以其本人及幕后操控的家族财产作为担保,并许以高利息,以此为杠杆,大肆笼财。如钟启章家族开发的金河湾楼盘就在当地颇有名气,自2005年就已开发,三期工程中每一期市场价值都有数亿元。《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楼盘位于穿惠东县城区而过的河流旁边,地段不错,一期、二期都已经完工并且入住了不少人。三期已经接近封顶,但处于停工状态。
多名债权人透露,钟启章在借钱时常称“我就是暂时资金周转困难,你看我金河湾的楼盘,一卖就是好几个亿,还怕没钱还你吗?”这些看得见的财产,成为钟启章等官员大肆借钱的基础。
——“官员”二字变成“信用担保”。当官员借钱或担保时,身份的光环使其无往不利。惠东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陈卫东说,钟启章案中,7亿多元债务以钟启章名义借款有1亿多元,其余债务钟启章基本都是担保人。这些担保都属于信用担保,基本无须抵押。
记者发现,在日常的生意往来中,甚至有意无意地强调自己的官员身份,如林其军的借款凭据中,有6份是用印有“阳西县地方税务局程村税务分局”的便笺纸写的。
——“一家两制”左右逢源。当地民众眼里,在多个重要经济部门当过领导的钟启章是不折不扣的实权人物。“钟启章不是一般人啊,银行、国资办,哪个不是重要部门?还管着产业转移园上万亩土地。”蔡老汉说,这样的人做起生意来,谁不想“上赶着”借给他钱。
这些官员“跑路”案件中,存在着一些“债权人怕沾边”的奇怪现象。一些债权人既不到公安部门报案,也不到法院起诉,本该堂堂正正追债却对此讳莫如深。钟启章案中,如果按照82名债权人算,半年过去,到惠东县公安局报案的债权人不到一半。而詹大扬案中,3年过去,到云城区法院起诉的仅有4起,总涉案金额数百万元。
一些债权人透露,出现如此现象,部分是因为债权人中有不少是当地公职人员,怕说出来会影响工作,更主要的原因是怕自己借款的数量被抖搂出来,借款来源说不清楚。
一债权人说,惠东县有官员借给钟启章的钱有1000多万元,“按工资他们哪里可能有那么多钱借人,说不定是从哪里贪腐来的。”
倾家荡产
钟启章家族跑路后,不少债权人因此倾家荡产,甚至可能无家可归。
年过60老人蔡某寿是惠东县本地人。1983年,蔡某寿利用当时的三来一补政策,跟一个香港老板合开了一家鞋业公司。到1999年,香港老板离开,蔡某寿自己成立了鞋业公司。到2010年,因为工厂经营不善,资金周转不灵,蔡某寿到银行贷款600万元,用以支付供应商的材料款。但公司最终没能保下来,到2012年,工厂已经基本瘫痪。
为了归还银行贷款,蔡某寿打算将自己在惠东县城区开的“一竹堂休闲中心”出售。知道了消息的钟启章找到蔡某寿,多番谈判后,以565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蔡某寿的休闲中心,先支付130万元,余款2个月后付清。在此期间,每月按3%的利率支付利息。谈好价钱后,钟启章让他弟弟钟启信来签合同,自己做了担保人。
“当时觉得钟启章是政府领导,是比较可靠的。如果没有钟启章出来做担保人,我绝对不会卖给他,也绝对不会两个月后再拿钱。”蔡某寿说。
两个月的期限到了之后,钟启信并没有将余款还给蔡某寿。于是蔡某寿在今年1月5号到钟启章家里去讨债,几番交涉之后,钟启章让钟启信将开发中的金河湾三期的两套房子以每套房36万元的价格抵债一部分,稳住了蔡某寿。两个月后,钟启章家族集体“跑路”。
“我欠银行几百万块,一年利息就几十万(元)。根据当时的合同,如果到期之后没还清,每月最高还要加息5%。当时是用房子做贷款抵押的,如果3到6个月的期限过后,银行执行抵押权,房子就没了。我就连住的地方都没了。”蔡某寿说。
同样受钟启章家族跑路影响的,还有购买了金河湾楼板的几百户业主。这些人因为房产证问题,只能不断上访。如今金河湾的一些房产已经被债权人申请查封冻结,有的人购买的房子因为没有在房管局备案,辛苦几十年攒下来的购房款可能就此打水漂。
刘小琼在金河湾买了两套房,一套是自己的名下,一套是女儿名下。刘小琼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她的第一套房是2011年买的,购房款已经全部交齐,但一直没有拿到房产证。去年7月她去售楼部催要房产证,才知道开发商并没有去办,结果她自己去地税局交了1万多元契税和滞纳金,才把房产证办下来。第二套也是2011年买,但是2014年才签的合同。钟启章家族跑路后,她去房管局查发现连备案都没有。从法律上说,这意味着刘小琼及其女儿没有这套房子的产权。如今,因为一些债权人申请冻结钟启信的资产,这套房子已被法院查封。
据惠东县房管局介绍,金河湾二期销售了785套房子,其中有344户未申请办证。
织密笼子
现有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都对官员经商明文禁止,但案件中官员长期经商,哪怕已是圈内公开的秘密,事发前却始终稳如泰山。专家认为,官员经商欠债“跑路”反映出地方对干部管理和监督还需进一步落到实处,反贪反腐亟待加快向基层下沉。
我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都明文规定,禁止官员个人或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但是,林其军等经商之事直到“跑路”才暴露于公众面前。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张浩认为,钟启章等案暴露出了基层管理漏洞,应当加大反贪反腐向基层下沉的力度,把基层“小官大亨”作为反腐重点,做严织密制度“笼子”,对失察者、包庇者进行严肃处理。
基层熟人社会不出事没人举报的环境也是“影子老板”们得以长期潜伏的重要原因。《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市县基层仍属于熟人社会,涉及干部经商的事,圈子内人要的是“大家一起发财”,自然不与外人说。圈外人要么不知道,要么知道了也抱着“与我无关”心态。除非有利益纷争,少有主动“结仇”得罪人的。对此,张浩认为,应增强民众法制意识,鼓励群众监督举报,增强防控力度。
而对“官场生意人”牵出的贪腐线索,专家建议应一查到底,顺藤摸瓜深挖下去,将隐藏在背后的腐败揪出来。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广东官员 家族经商 负跑路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