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九代人传承古法造纸 “复活”指尖上的技艺(图)
原标题:九代人传承古法造纸 “复活”指尖上的技艺(图)
图为贺孝先将造出的纸叠成一捆。 李胜成 摄
中新网重庆7月15日电 (李胜成 蒋青琳)“现在村里只有我一家造纸专业户了,不坚持做下去,这种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手艺很快就会消失。”贺孝先言语间透着无奈。这位61岁的老人家是重庆酉阳县苍岭村古法造纸术为数不多的坚守者,也是当地公认造纸手艺高超的纸匠。
贺姓起祖于江西,后迁至铜鼓乡红井,再迁移到现居地苍岭村贺家沟。传承千年的古造纸术,面对工业化冲击,开始由“技术”变身“艺术”,以贺孝先为代表的造纸艺人通过九代人的传递与努力,完整演绎古人造纸场景,力图延续这古老的技艺。
15日,中新网记者走进了苍岭村。在贺孝先的作坊里,记者看到他正站在石槽边齐腰深的坑里,用竹帘不断从纸浆槽中“捞”出白色的湿纸,垒成堆压出水分后,搬到墙根,贴上去晾干。
“古法造纸,每张纸严格按照古法制作,以嫩竹为主原料,经过漂塘、剥竹丝等72道工序,依靠手工操作制成。”贺孝先告诉记者,自己12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造纸手艺,因沿用古人造纸的技术,做出来的纸存有古代纸张的模样,表面有纹路,裁出的四边是毛茸茸的棉絮,韧性极强。
公元105年,蔡伦利用树皮、麻头、旧渔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植物纤维纸,人类的文明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提及造纸的历史,贺孝先露出自信的笑容,“在祖父那个年代,手工造纸是我们农村人必须掌握的技艺。”
贺孝先说,古法造纸用途广泛,麻纸三伏天包熟肉,不发霉变味儿;演员卸妆时用麻纸,皮肤不过敏;酒厂糊酒海,酒味更香醇;纸质光滑并富有韧性,写字绘画时不洇,吸墨不褪色,传承千百年依然如初。
但在村里许多年轻人看来,古法造纸既苦又累,利润微薄,大都放弃学习这一传统手工艺。贺孝先表示,不管古法造纸未来能走多远,自家都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
“如今,我两个儿子都学会了这门手艺,希望年轻人能尝试与现代元素结合,不断增加纸张的实用性,让咱古法造纸重新发扬光大。”贺孝先说。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九代人 传承 古法造纸 复活 指尖上的技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