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用大数据为互联网金融保驾护航
事件:
近日,在“2015·上海新金融年会暨外滩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司长张涛表示,互联网和金融结合之后,金融风险的特点如传导性、广泛性、突发性依然存在,所以在创新的时候,一方面要鼓励和包容,另一方面也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但由于网络、高频交易、羊群效应等风险的增加,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已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在业内专家看来,传统金融风险控制的手段已不能满足当下互联网金融的要求,利用大数据分析资产品质状况,参照现有适用法律法规,利用银行进行资金托管以及建立行业协会自律组织等,正成为防范风险的有力措施。
点评:
今天,人们对于互联网金融已不再陌生。从1元起投的各种“宝宝”,到随时支取的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早已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互联网金融正是因为同时切中了民众投资渠道匮乏、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两个痛点,成为迅速兴起的“风口”。可以说,互联网给传统金融插上了翅膀。
但是,步子大了容易摔跟头,互联网金融快速增长的背后是风控体系的滞后与缺失。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P2P问题平台达275家,同比增长260%;行业平均坏账率8%,为银行的8倍;此外,近期行业内“跑路”事件频现,这也让国内互联网金融企业风控短板暴露无遗。当下,风控问题成为决定互联网金融是否能健康发展的关键点。而对于天然具有数据属性的金融业而言,当下数据海量的汇集,将使大数据成为确保风险控制、搭建征信体系的重要手段。
近日,在移动金融国际峰会以及玖富杯互联网金融创业大赛上,从业者、监管者、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建立以大数据征信为基础,全行业数据分享为目标的风控体系成为了提升风控能力的一条可行之道。
平安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也表示,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平台,风险防控第一要确保借款端的资产是真实的。第二,确保风险真正的状况透露给投资方看。第三,确保交易本身的合同,在法律上有执行的能力。在计生葵看来,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方法来了解资产端和资金端两方面的风险状况。
可以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从来没像现在如此的海量,如此透明,传播速度如此迅速。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加之诸如微信等社交模式的产生,产生了更多海量的、动态的数据信息,而及时地、精准的、有效的数据搜集和清洗会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和信用保障提供新的方法和渠道。用大数据为互联网金融保驾护航是一条可行之道。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 人民银行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