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全国政协委员马继龙:冰雪运动产业将迎来井喷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装备中心原主任马继龙:
冰雪运动产业将迎来井喷
本报记者 杨伟伟
市民在“鸟巢”前庆祝。
“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对于中国冰雪运动的开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装备中心原主任马继龙7月31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群众对夏季奥运会及其项目相对要熟悉些,而对冬季奥运会及其项目了解的较少。冬奥会有7个大项102个小项,规模只有夏季奥运会的1/3,在我国开展的项目不足70%,有些项目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非常陌生。此次申办成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北京奥组委表示,冬奥会的举办将带动中国3亿人参与冰雪项目,我觉得还不止这个数字。”马继龙认为,国家体育总局推动多年的北方项目向南发展的实施也将受益于冬奥会的成功申办,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冬季运动的积极推广和广泛开展,将给我国带来一个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这对于推动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是一个难得的契机。“《意见》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要达到5万亿,我觉得冰雪运动的贡献会更大。以前冰雪运动发展基础比较差,此次冬奥会申办成功,冰雪运动产业将迎来井喷。”马继龙介绍说,在我国,冰雪运动一开始就是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运动同步推进,一些冰场和雪场市场化程度很高,比一些夏季奥运项目结合的要好,因此,冰雪运动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会有更大的贡献。
我国是体育用品生产大国,但目前主要是围绕夏季运动项目进行设计、加工和生产,涉及冬季运动的设备较少,产业比较薄弱。此外,冬季运动设备相对生产复杂,技术含量高,一些项目设备的生产还是空白。马继龙认为,随着冬奥会的举办,在强大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冬季运动设备行业必将迎来春天。
场馆的后续利用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马继龙表示,2022北京冬奥会场馆主要是对2008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场馆进行改造和功能增加。虽然也有新建的场馆,但有2008年的经验,在设计和赛事利用方面将更趋于合理。比如张家口崇礼的雪场设计就充分考虑了全民健身运动和冰雪爱好者的需求,其后续使用将不亚于鸟巢和水立方。“所以,我相信,冬奥会的场馆一定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冰雪运动产业 北京申办冬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