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美国准备报复中国“网袭” 考虑朝鲜式经济制裁
据《参考消息》援引美国《纽约时报》7月31日报道,奥巴马政府决定对所谓“中国从人事管理局数据库窃取2000多万美国人个人信息”一事进行报复,但仍在竭力寻求采取一些不至于使两国网络冲突升级的行动。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朱海权31日致信美国《华盛顿邮报》,抗议美媒这种指控不公正。他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者之一,许多攻击源自美国。
《纽约时报》7月31日报道,在作出进行报复的决定前,奥巴马政府得出结论:此次窃取人事管理局数据库的黑客攻击范围广、野心大,因此应对传统意义间谍案件的常规手段已经不适用。在一系列秘密会议上,官员们一直难以决定采取哪种报复性手段:是采取基本上象征性的举动,例如外交抗议或从美国驱逐中国间谍,还是采取一些更有力度的行动?但有人担心后者可能导致两国间网络冲突升级。
在公开场合,美国各级官员受到严格指示,避免点名中国是攻击来源之一。《纽约时报》透露,参与内部讨论的官员说,奥巴马的助手依据1月份总统批准制裁朝鲜的先例,研究了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的可能性。
一位要求不具名的美国高级经济官员说:“这种类比根本行不通。”在考虑针对中国的制裁时,商务部和财政部官员一个中国可以对美国公司采取对抗性制裁的长单子,这些美国公司已经在费力地与中国打交道。
对据信参与网络袭击的中国个人和机构,美国司法部正在研究采取法律行动的可能,就像去年夏天指控5名解放军军官从美国公司窃取知识产权并起诉他们一样。尽管司法部官员说,这种行动是一种突破,其他人却认为这种程度只具有象征性——除非这些人造访美国或者一个友好国家,否则他们全都不太可能看到美国法庭到底是什么样子。
《纽约时报》指出,刑事诉讼还有另一种风险。情报官员说,任何法律案件最终都可能暴露美国在中国的情报行动,其中包括在中国的计算机网络中设置数千个警告袭击来临的装置。
驻美大使馆发言人朱海权31日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指出,跨境网络攻击非常复杂,也很难追溯,打击此类活动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国际准则好规范来管理网络空间行为,在这方面中国和美国的利益一致。中美携手合作比分道扬镳更能有所作为,无端指责和诉诸 “麦克风外交”只会适得其反,采取双重标准无法解决问题。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网络袭击 奥巴马 朝鲜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