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加固“硬件” 丰富“软件” 汇聚民意
临沂市罗庄区政协走出街镇政协履职特色之路
连日来,临沂市罗庄区政协7位主席、副主席按照包抓分工,对全区街镇政协工作进行了“半年巡视”,一路下来,“智囊服务团、委员工作站、政协书画室、五老代表汇智、大型触摸屏”等一个个鲜明的做法让他们既感慨又兴奋。街镇政协工作迸发出无限活力的背后,是近年来罗庄区政协创新激活街镇政协理念的深入实践,街镇政协上联天线、下接地气、扎根基层、汇聚人气的特点和优势得到全面发挥,街镇政协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加固“硬件”,让政协根基越扎越牢
街镇政协工作室成立后,罗庄区政协迅速召开主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率先把基层阵地完善起来。考虑到各街镇财政不宽裕的实际,该区政协从机关经费中挤出18万元,用于改善街镇政协工作室办公条件,确保达到“六有”标准。出台了《街镇政协工作室工作职责》,细化了《委员管理办法》、《调研视察活动办法》等,各街镇政协工作室结合实际制定了补充制度,使街镇政协工作既有章可循,又灵活多样。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做到“四个固定”:固定年初召开“街镇政协工作会议”,给街镇政协出题目、压担子、定目标;固定每年外出观摩学习1次,取长补短改进自身工作;固定8月份为“履职成果展示月”,通过现场观摩对工作室建设进行“阅兵”;固定每年年底,工作室主任向主席会议作述职报告。
得益于此,傅庄、沂堂政协工作室用活经费,引入了触摸屏,设计安装了应用管理系统,建设了页面丰富的网站。触摸屏设置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专栏,把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等予以公示,以问卷栏的形式征求意见建议。在“实践和交流”专栏,点击委员头像,委员个人资料、履职情况等一目了然,方便了学习交流,提高了管理效率。
丰富“软件”,让城市之美触手可及
罗庄区政协把街镇政协工作室搭建平台、用活方法、激发活力作为提高履职效果的重要手段,对街镇政协工作室进行合理引导,强化活动效果,增强履职成效。盛庄街道政协工作室积极为辖区23名市、区政协委员提供履职平台,探索成立了“发展盛庄智囊服务团”,服务团针对盛庄利于商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提出了建设大型居住区、加快土地腾空流转的建议,得到党委政府重视,随着凤临新城项目的开工建设,可腾置土地5000多亩,为新商圈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在火车站片区拆迁中,该区政协发挥委员善于沟通协调、容易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优势,实行网格化区域调研和轮流接待日制度,及时搞好沟通协调,推动了拆迁工作顺利进展,涉及的1800余户被拆迁群众全部签订了拆迁协议,没有出现一例因拆迁造成的上访事件,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在征地拆迁中得到充分体现。
为更好地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的“三进”主题活动,傅庄、罗西街道政协工作室因势利导,挂牌成立了7处“政协委员工作站”,为政协委员联系群众提供便利。通达社区工作站定期与群众互动,督促政务公开,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如群众反映集中的罗七路修建多年不能通车问题,工作站向街道政协工作室作了汇报,并提交了加快罗七路建设的提案,该提案被列为该区2014年重点督办提案,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该路段已建成通车,群众绕路进村的历史成为过去。
汇聚民意,让百姓声音更加响亮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罗庄区政协发出了“深入基层察民情、改善民生出把力”的倡议,各街镇政协工作室积极寻找推动民生改善的切入点。褚墩镇政协工作室利用社区里有威望、有见识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退伍军人组成“五老”群体,充分发挥他们听民声、察民情、知民盼、解民忧的作用,明确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天为界别委员与“五老”代表的联络日,每次选择一个专题进行商讨,由相关界别的委员负责问题整理,并向相关部门反映。特邀界委员和社区老干部聊天时发现,褚墩镇2012年划归到罗庄区后,公交线路调整始终没有解决,群众对区划调整带来的麻烦反响很大,于是提报了“开通褚墩公交线路的建议”。2个月后,通往褚墩的公交车正式运营,群众出行难题得到了解决。
罗庄区黄山镇是老采煤基地,有许多塌陷区,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安全隐患,农业界委员带领4位老党员到社区调研后,提出了依势造势综合治理塌陷区的建议。该建议被镇政府采纳,多方筹资40多万元,建成了社区文化休闲广场。
2014年下半年,该区政协对联系“五老”汇智聚力的做法在全区进行推广,册山、高都等街镇政协工作室陆续开展此项活动,在建言小城镇规划建设、帮促学校危房改造、维护农村饮水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辑:薛鑫
关键词:临沂市罗庄区政协 街镇政协履职特色之路 百姓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