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甘肃泾川大云寺迎请安奉1964年出土佛祖舍利
8月28日天蒙蒙亮,在众多高僧大德的奏乐诵经声中,4粒佛祖舍利从甘肃平凉市起运赴故土甘肃泾川县大云寺。
当日上午11时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师,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平凉市佛教协会会长、平凉市法轮寺方丈妙林大和尚带队,于甘肃泾川大云寺迎请安奉佛祖舍利。
佛祖舍利起运,高僧大德诵经。 刘玉桃 摄
增勤法师,妙林大和尚双手合十,虔诚祈祷,而身着黄色袈裟的法师们紧跟其后,手执香炉、龙杖、幢幡、宝盖等法器以迎请舍利。佛祖舍利安放完毕,高僧大德们齐诵佛经,主法法师拈香。安奉仪式圆满,礼炮齐鸣,信众瞻拜佛祖舍利。
增勤表示,半个世纪以来,甘肃泾川县连续三次出土了2000多粒佛舍利,震惊世界,极为罕见,出土了大量不同时期金领着装的佛教造像,成为泾川万分珍贵的国宝。泾川因佛而名,因佛而兴,人文墨客,达官显贵,社会闲杂,络绎不绝来探究,佛祖舍利的安奉,福及大众,恩泽苍生。泾川也将成为中国佛教未来的一个重镇,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泾川县佛教文化遗存众多,因其境内在1964年、1969年、2013年三次出土佛舍利,在宗教界、史学界和考古界引起极大关注。尤其1964年出土的佛祖骨舍利及其金馆、银椁、铜匣、石函、琉璃瓶五重套函,被郭沫若先生鉴定为国宝级文物,是佛舍利葬制中国化的开先河之举,在佛教考古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据史书记载,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下诏,给包括泾州在内的全国30个州分佛祖舍利并建塔供养,泾州因得14粒佛祖舍利,泾州大兴国寺遂建舍利塔,以石函供养14粒佛祖舍利于地宫之中。
公元690年,大周皇帝武则天敕令各州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泾州遂改建大兴国寺为大云寺,并制铜匣、银椁、金棺,成“五重套函”,于大周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七月十五日,将这14粒佛祖舍利供养于大云寺地宫之中。1964年12月,甘肃泾川县群众在平田整地时发现唐代大云寺地宫,出土了14粒佛祖骨舍利及其金棺、银椁、铜匣、石函、琉璃瓶五重套函,由于历史原因而低调处理,加之泾川县当时无存放国宝级文物的安保条件,随后泾川县出土的14粒佛祖骨舍利及其金棺、银椁、铜匣、石函、琉璃瓶五重套函被调往甘肃省博物馆安放。
2007年,甘肃泾川县启动实施了大云寺建设工程,经过8年多的努力,现已建成舍利塔及地宫、卧佛殿、钟鼓楼、东西碑亭,正在实施大雄宝殿、山门、藏经楼等工程。
甘肃泾川县委书记李全中表示,甘肃泾川县1964年出土的14粒佛祖舍利中的4粒舍利迎回泾川大云寺地宫供养,供信众瞻仰。这对于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泾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将为泾川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同一地三次出土佛舍利,在全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非常少见,泾川出土舍利次数、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堪称“华夏佛宝圣地”、“世界佛舍利供养基地”,与敦煌佛教文化遥相辉映,构成了“西有敦煌莫高窟,东有泾川大云寺”的佛教文化格局。(刘玉桃 高莹)
编辑:陈佳
关键词:甘肃泾川 大云寺 1964年出土 佛祖舍利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