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面对哄抢,不能只当道德判官
一旦心理群体形成,个人的道德操守往往让位于群体的非理性行为,呈现出群体性的道德失范、法律失守
刚刚过去的8月,几起哄抢事件让人瞠目结舌。
河南境内,货车侧翻,20吨苹果散落一地,附近村民哄抢一空。山东境内,运禽车侧翻,附近村民很快成了数万只小鸡的主人。陕西境内,一辆卡车洒落硫矿粉,近百人误把矿粉当金子,占有欲大爆发。河北境内,一家公司的300多亩梨园,村民迅速把它变成了自家的果园。
这样的事件让人感到羞耻,但令人疑惑的是,类似行为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曾出现,似乎与当地的文明程度和法治水平没有特别紧密的联系。据报道,在英国,一起交通事故致使当铺的珠宝散落一地,不少人便开始哄抢,而不顾事故是否有人受伤。在美国,一辆押款车遗落一袋子钞票,超过10万美元散落街头,路过者见状纷纷上前据为己有。
社会心理学从心理群体事件的角度来看待这些案例。有心理学家认为,哄抢者构成的群体是典型的心理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个人的道德操守往往让位于群体的非理性行为,呈现出群体性的道德失范、法律失守。从成为心理群体的一员开始,博学之士便和白痴一起失去了观察能力。一些人往往要到这个心理群体解散之后,冷静下来,才发觉自己的行为参与是多么荒谬不堪。
我们常讲到的“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会对人们产生某种暗示性和诱导性,可以部分地解释一些人的哄抢心理成因。当一切井然有序时,需要有巨大的勇气才可能去破坏这种秩序。但当事故等发生导致财物散落时,极少数的个体道德有亏,或者爱占小便宜,或者有“吃大户”想法,或者认为财物落在公地上其所有权就可以重新分配,一旦他把这种心理付诸行动,就很容易触发人们的从众心理,导致心理群体的形成。
由此可见,第一个人的行为,甚至决定了整个心理群体的行为走向。这也就是为什么法律要对首要分子予以严惩的原因所在。然而,法律更多的是一种事后惩戒,对于遏制现实中这种心理群体的形成,作用相对有限。
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于置身其中的个体而言,如果有人及时站出来制止哄抢行为,对于导引心理群体向理性转化至关重要。正如心理学家所言,“有时只消一句悦耳的言辞或一个被及时唤醒的形象,便可以阻止群体最血腥的暴行。”
现实生活中的类似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心理群体中这个第一人的力量所在。去年2月9日的江苏盐城市街头,失主的两万元钱随风飘散,一位银行会计发现后立即号召大家帮他捡一下,一些顾客便加入了捡钱队伍,最终大家都毫不犹豫地把钱交给了失主。显然,在第一时间发出这种关键明确的信息,对于形成理性的心理群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毫无疑问,哄抢是一种违法行为,体现出来的群体道德令人汗颜,但我们不能止于道德的批判和谴责。把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规律,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才能有效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正如一首歌唱的“从迷到悟有多远?一念之间”,成为振臂一呼、维护秩序的第一人,我们就可能让事件的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哄抢事件 道德失范 法律失守


夏威夷火山周边已有19条裂缝 不断冒出有毒气体
阿尔及利亚诞生世界最大草莓派 长度近50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巴勒斯坦“灾难日”巴多地再现冲突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中国医疗队获赞比亚政府“医疗合作勋章”
国家京剧院推出优秀武戏展演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