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品鉴收藏品鉴
永远铭记“不朽的长城”
——国家图书馆用丰富文献还原抗战历史
“见证国难痛史,揭露日军暴行,目击救亡呐喊,凝聚抗战精神。”抗战史料收藏家王政于8月22日在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参观了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不朽的长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献展”后,挥笔在留言册上写下了上面几句话。
8月15日,该展对公众开放。截至8月31日,参观规模达1.95万人次。展览分为“烽火连天”“血肉长城”“抗战文化”“鉴往知来”“抗战中的国图”5个单元,展出1500多件新善本、日记、手稿、报刊、图片等文献资料,再现了70多年前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
从文献里感受动荡岁月
很多观众在参观完展览后,会情不自禁地写下感言抒发爱国之情:“勿忘国耻”“胜利的果实来之不易”“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观众中有一位比较特殊,她就是东北抗联将领冯仲云的长女冯忆罗,今年83岁的她拄着拐杖参观了展览。“这个展览在我的印象中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在我看来,它也是目前国家图书馆对抗日史料呈现最为全面的一次,尤其是对东北抗日的情况及东北抗日联军的苦斗经历,给予了较为完整、清晰、准确的呈现。”冯忆罗说。
“我是在日本侵略军占领哈尔滨、强占全东北的1932年出生的,父亲给我取名冯忆罗,就是为了纪念曾经领导东北人民坚决抗日的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罗登贤在南京雨花台被对日不抵抗的国民党当局杀害。罗登贤曾说过‘敌人在哪儿蹂躏我们的同胞,我们共产党人就在哪儿和人民一起抗争’。”冯忆罗表示。
冯忆罗告诉记者,她出生后,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都曾在她家住过。“曾经,每当我看到那些老照片和遗物,听那些老战士诉说抗日经历,都会忍不住流泪。现在年纪大了,也时常感念他们的英勇与无畏。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把东北抗联精神、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顽强斗争精神继承好,因为它仍然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从海内外征集抗战文献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院长宋志勇参观国图抗战文献展后,突出的感受是资料珍贵、丰富、详实,“大量珍贵的图片、报刊、音像资料,生动地再现了中国人民14年坚持不懈的抗战历史。”
宋志勇认为,展览展出的大量中国东北军民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弥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资料的不足。“这次展览用大量的资料,特别是抗联老战士的音像回忆,展现了东北抗联艰苦的抗日斗争历史,意义重大。”宋志勇说,大量日本侵华史料的展出也很重要,特别是国图近年从海外收集的日本战犯审判的资料,成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其中,集中揭露日本侵略战争罪行的东京审判资料不仅有史料展示,还做成了数据库供观众查阅,为了解日本侵华罪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此次展览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日本二战罪行证据资料缩微胶卷、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抗战时期老照片等,都是国家图书馆从海外征集而来。这些是在“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框架下开展的抗战时期史料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研究历史的人常说,史料和史实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和出发点。当今,我们回顾和研究抗日战争的历史就应该让史料说话,尊重和还原历史事实,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之上。”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小秋表示,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图书文献资料中心,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并积极致力于收集、整理抗战史料资源,这次呈现的大量档案、文献、图片、图书报刊、日记、信件、影像资料等第一手资料,使展览内容非常丰富。
点击下方数字或键盘上“←”、“→”键,可翻页阅读。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 抗战文献 抗战史料 文化抗战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