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O2O热潮:看上去很美
事件:
传统的上门服务从家政、搬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功顺延之后,上门美甲、美发、洗车……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诸多上门服务都冒了出来。
而从年初开始的一个个O2O创业公司小规模的倒闭,到目前越来越多的O2O创业公司倒闭的消息应接不暇。最显著的事例就是上门洗车服务品牌“车8”近期停止了上门洗车业务。而曾以“一元洗车”风暴搅动厦门的“智富惠”也早已关门停业。有统计数据显示,在“车8”之前,已经倒闭的O2O企业已经接近上百个,涵盖汽车、社区、旅游、教育等众多领域。
在近期举办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众美窝窝联席董事长徐茂栋坦言:“O2O概念过热背后其实潜藏危机。”徐茂栋称,虽然O2O创业公司很受资本市场欢迎,但行业的竞争过于同质化,更多依靠烧钱进行扩张。然而“烧钱扩张总有限度,达到一定限度之后,O2O行业必将面临洗牌。这个时期可能是今年下半年,也可能是明年。”
更有不止一位业内人士预言,目前几百家O2O企业中有95%以上会在惨烈的竞争中消失。
点评:
以手机APP为根基,由线上向线下“倾覆”的O2O模式自2013年始出现了大规模的滋生,大量创业者都试图搭乘O2O的快车。
这实际上和三年前的团购市场状况非常类似:团购网站最疯狂之际,市场上流通着超过10000家团购平台,而最终市场上也只留下了百度糯米、美团、大众点评三家主流的团购平台。
O2O倒闭的原因,可以一言以蔽之:当前O2O被过度使用了,O2O成了万能的,O2O成为传统产业的神器,背后是严重的模仿和同质化的竞争。而模仿者并没有摸索到行业的本质,只是一味地模仿就很容易死掉,市场不可能为泡沫买单。
互联网激发了想象空间和可能性,于是,很多过去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各种脑洞大开的商业模式也开始创立。但其实,相当一部分模式本身就是伪命题。
同时,站在O2O的风口,很多创业者的钱来得容易,也就敢于大把烧钱,毕竟,创业者的APP推广,线下用户推广等,各个方面都是需要烧钱的,很多O2O就是在烧钱买未来,只有烧钱买更多的用户,让更多的用户习惯O2O的生活方式,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应用场景,而这也是投资人看中某些O2O创业公司的根本原因。
也因此,业内人士普遍的看法是:烧钱补贴在某种程度上是O2O行业在发展初期的必然选择,在“打响发令枪”后,创业团队则需要改变,用一些更为聪明的打法来实现弯道超车。
不过,即使找到一种可行的模式、拿到了足够的资金,也不等于免死金牌。有能力将钱花对地方、模式落地,是创业公司的最后一道坎。O2O是实打实的和线下企业进行竞争,如果无法高效正确运营,将线下能力补齐,仅仅依靠线上,也无法完成大业。
滴滴快车技术副总裁朱磊就表示,借助资本基本上做两件事情,一个是拉新用户,一个是维持用户的活跃度,但烧钱带来的繁荣是假象,资本撤出之后就会显露原形。因为这些钱随便放在哪一个O2O企业上都可能砸出一个市场来。
资本市场作为推手,既给予了一些公司机会,也间接让一些公司倒闭。接下来,行业的优胜劣汰将加剧,只有那些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商业模式或者技术的公司,才能活下来,才有爆发性增长的机会。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O2O 互联网时代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