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教师节的感恩与反思
我们只有在真诚的感恩与冷静地反思中,才能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
自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以来,我们迎来了第31个教师节。作为一个从未走上讲台的社会人,借教师节的话题,从敬仰老师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感恩教育、反思自我、回报社会的意识和行为。
教师,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播撒文明、普惠众生的天使化身,他既是一位深耕易耨的壮士,她也是一位孕育新生的女神;教师,无论在计划还是市场经济时期,都是一群精耕细作的文化播种者;教师,虽然拥有人类最宝贵的无形财富,但自身却从不显耀和骄傲;教师,所特有的高贵品行还在于———其奋斗的目标不是自我成功而是群星闪耀,其渴望的回报也不是名扬四海而是桃李天下,其追求的理想更不是自我崇拜而是崇尚教育。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正是教师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才培育和造就了中华民族领先世界的古老文明。然而,当世界走进“和平发展”的主题时代,我们却在对外开放中发觉了自身科技文明的落后。究其原因,出在“教育”这个人类发展的传承上。为此,尽快提高教师的地位和水平,重塑尊师重教的社会意识,就成为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
显然,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未能重建或实现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因为即使是在这个感恩教育的日子里,前来表达敬意和感恩的人们,依然是这些纯真的学生和赔笑的家长,其中鲜见那些功成名就,尤其是成为了领导、权威、专家或明星的毕业生。我想,只有当那些从教育中获得超常利益的强势群体或“大人物”,能率先表达或践行对教师的敬意、对教育的感恩,并由节日的意识上升为形成共识的社会意识时,中华民族才能重塑和发扬尊师重教的先进文化。因此,今天的教师节还称不上一个民族的节日,它依旧是一个提醒我们应尊师重教的日子,并唤醒我们对教育的感恩与反思。
事实上,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理性的研讨要比热闹的慰问更具新意。我们只有在真诚的感恩与冷静地反思中,才能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我们只有用心领悟和时刻铭记教师节设立的良苦用心,才能在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中,重现教师节的教育意义,重塑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重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系山东省政协委员)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教师节 感恩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