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网络安全,中美对话比对抗好
近日,孟建柱以习近平主席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的三重身份,率公安、安全、司法、网信等部门有关负责人访问美国,同美方就共同打击网络犯罪等执法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凸显网络安全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以及中方对此问题的重视。
相较中美关系中台湾、西藏、经贸、人权等长期存在、老生常谈的问题,网络安全问题仿佛一夜间冒出来,很快成为两国间的一个突出问题。近来,美国一些舆论更是像打了鸡血一样炒作中美网络安全问题,甚至曝出美国政府有可能就黑客问题对中国企业和个人进行制裁。
网络安全,中美对话比对抗好
实际上,“中国网络威胁论”只是“中国威胁论”在网络空间的翻版。美国舆论轻易地把追踪到的“网络攻击源”认定为最终来自中国,把认定的“来源于中国的网络攻击”与中国政府和军队的“支持”画等号,这无法让人信服。全世界的网络安全专家普遍认为,网络黑客攻击是全球性问题,具有匿名性、跨国性和欺骗性的特点。中国官方一再重申,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和打击任何形式的黑客攻击,中国政府和军队绝不会支持任何黑客行为。但这样的权威表态,并不足以消除美方对中国根深蒂固的猜疑。
美方迄今都没有向外界展示中国从事“网络攻击和商业窃密”的任何确凿证据。相反,斯诺登案所披露的大量事实已明白无误地表明,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外国政要、企业和个人进行了大规模、有组织的网络窃密和监听监控活动,可谓无孔不入、无所不用其极。这当然引起中国对自身网络安全脆弱性的警觉,也加剧了中方对美国网络空间战略的疑虑和担忧。
中美都是互联网大国,美国是国际公认的网络空间综合能力最强的国家,中国则是网络空间和能力发展迅速的国家,两国对网络空间的依赖都日益加深。在网络空间这个新疆域里,中美之间不应仅仅是竞争的关系,也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需要合作。正如在经贸、军事等传统领域,中美在网络这一非传统安全领域同样是一种“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关系。美国如果一意孤行地在网络安全领域对中国进行制裁,只会招致中国的反制,其结果是中美战略互信非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加速失去,这对两国的长远利益都会带来损害。
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两国都有意探索如何管控分歧,并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这对两国来说是幸事。同样,中美网络空间博弈并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双方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努力完全可以拓展至网络安全领域。孟建柱此次访美传递的信号很明确: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对话总比对抗好,中方寻求对话与合作,而非对立和对抗。
管控分歧,增加合作,是中美互动方式的最佳选择。中美管控分歧,应把网络安全问题作为一个重要切入点。目前双方已达成重要共识,若能更进一步,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妥善处理分歧,同时通过循序渐进的合作加强互信,就会把坏事变成好事,这将意味着中美在培养合作思维和习惯方面又迈出了一步,中美关系进一步成熟了。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网络安全 中国威胁论 中美对话 中美对抗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