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中国儿科医生缺口至少20万 家属辱骂动手是常事
核心阅读
儿科医生太缺,导致医生上完白班上夜班,看完门诊看急诊,没有完整的节假日,春节只能休一两天。工作强度大不说,还影响服务质量和医患关系。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开源,如加分录取、恢复儿科学专业;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儿科的医疗收费体系;还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儿科医院建设,增加供给。
儿科门诊人次一年近2亿,医生数量不足10万
“大夫,我孩子不行了!快给抢救吧!”“大夫,我娃儿抽过去了!你快给看看吧!”在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赵光远被患儿家属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
“有时候真希望自己有三头六臂。”赵光远说,有一次,两个没了心跳急需抢救的孩子前后脚进了抢救室,而当时只有他一名值班医生。情急之下医院临时调派了一名正在普通急诊坐诊的医生来帮忙,才把两个孩子都抢救了过来。
抢救室一个班至少要有两名医生、三名护士才勉强够,而现在只有一名医生两名护士。
赵光远和同事们忙得焦头烂额,看病就医的患者也是苦不堪言。一名患儿的奶奶在急救大厅就嚷嚷开了:“你们这儿真是的,耽误了谁负责!孩子都烧到39.5度了!”她坚持要让医生给孩子进行抢救,可是孩子的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赵光远说,实在是没人手,医生太缺了。
儿科缺人,儿童医院急诊科更缺人。赵光远介绍,由于人员紧张,最忙的时候,急诊科医生由5天一倒班变成4天一倒班,没有完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春节7天长假只能休1—2天。
医院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安排内科病房的医生来支援。他们上完白班后,晚上到急诊科坐诊,有时候甚至会忙到后半夜。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千人儿科医生比率为0.43,美国是1.46。照此比例,我国儿科医生缺口至少20万。《2014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综合医院的儿科门诊人次接近2亿,占总人次的9.75%,而我国共有93405名儿科职业医师(含助理医师),仅占总数的3.9%。儿童医院病床使用率103%,每床出院人数47.8,病床周转次数达49.3,在所有卫生机构中最高。
人才培养源头的断裂从根本上影响了儿科医生的后备力量。教育部1998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中,将儿科专业作为调整专业,1999年起停止招生。人才供应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儿科医生的短缺。
儿童医院不仅招不到人,还面临医生流失。一些儿童医院同年入职的医生有近30%离职。在综合医院,儿科因为收入低,同等工作量的儿科医生绩效低于其他科室,成为医院的包袱,部分儿科医生开始转行。
“就这劳动环境和工作强度,给10万我也不干”
“压力大、风险高、收入低。”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助理、门诊部主任赵成松用9个字总结儿科医生的工作状态。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机能尚未完善,病情瞬息万变,稍有差池便会命悬一线,医生必须保持高度的精神紧张,决不能出现一丁点疏忽。一名急救科的医生说梦话都在喊着“孩子不行了,快叫主任来!”她的丈夫握着她的手告诉说“叫了叫了!”她才继续睡去。
医生少,患儿多,医生们拼尽全力也难免照顾不周。一家只有一个宝贝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病痛,家属心情尤其急切,指责、辱骂甚至动手就成了常事。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护士李妍在给孩子输液时扎了两针,就被家长粗暴地拉出了手术室,一边辱骂一边拳脚相加。
压力大,风险也高。儿科被称为“哑科”,患儿表达能力较差,诊疗难度大。儿科用药的风险也比成人高,细微的差别会在肌体里产生明显的变化。
高强度的工作不仅让医生身心俱疲,甚至会影响到家庭关系,曾经有一位医生自己的孩子发烧,她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就匆匆赶来上班了,可孩子的奶奶十分焦急,抱着孩子到儿童医院挂门诊。不仅孩子难受,婆媳关系也受影响。
儿科医生越是紧缺,工作压力就越大,在待遇得不到改善的前提下,只会有更少的人从事儿科医生行业,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我们同学没几个想当儿科医生,又苦又累,收入还低。”去年刚毕业的医学生曹川和他的同学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儿科。
儿科收入低,与现行的医疗收费体系有关。北京儿童医院物价办公室吕锐介绍,儿科手术的精细度要求非常高,医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但目前医疗收费价格儿科与成人定价并无差异,只考虑了物的消耗并没有考虑人力成本,更没有考虑儿科的特殊性。
从成本考虑,成人某项手术只需准备一套手术器械就够了,而儿科会按不同的年龄段至少准备3至4套。单台核磁共振机成人医院一天可做20人次,而儿童医院只能做10人次。而此类大型设备报废的年限是相同的,相比成人医院,儿童医院使用率低、成本高。儿科特有的收费项目,如新生儿换血术才200元一次,却需要5—6个医生持续7—8个小时方可完成,医生的劳务价值远不如一根导管的费用。
收入低招不到人,即使是提高收入,不少医生也不愿意干儿科。曾经有一名医生想来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上班,本是板上钉钉的事儿,结果这名医生实地考察后,就给当时的急诊科副主任高恒妙打电话说:“就这劳动环境和工作强度,给10万一个月我也不愿意干!”
加分仅解决了门槛问题,关键要留住人
今年7月,卫计委发布通知,要求自2015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
这项政策一出台就引起了广泛争议。一位专家坚决反对:儿科医生准入门槛降低了,导致“差生”流入儿科,儿科医生的水平能保证吗?
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说:“对儿科医生的加分政策,仅仅是一个特殊阶段的需求所催生的所谓诱惑性的政策而已,对增加儿科医生不一定会有明显的效果,因为这是‘一条链’而不是‘一步’的问题。
要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第一要开源,例如加分、恢复儿科系,但这解决的仅仅是门槛问题,进去了能不能留住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儿科医生也是人,如果连他的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还有什么资格要求他留在这个岗位上?”倪鑫说。
倪鑫表示,儿科的薪资待遇问题是核心问题,医院的发展、文化建设、科研水平也是儿科医生成长的重要外部环境。要解决儿科医生的薪资待遇问题,第一要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给予儿科医生特殊政策,以提高薪资水平。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儿科的医疗收费体系,重新计算儿科的人员成本、处置费用成本,提高服务性收费,降低药品加成,形成更合理的医疗价格体系。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建议,首先应恢复儿科学专业招生,同时增加医院儿科医师的编制规模,从根本上解决儿科后备医师来源的问题。
专家指出,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儿科医院建设,增加供给,同时让多点执业的医生收入得到补偿。有关部门在深化医改的过程中,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城乡卫生资源的均等化,才能实现每个儿童病有所医。王君平 黄 蓓
编辑:赵彦
关键词:中国儿科医生 缺口至少20万
  
 

土耳其一架军用运输机坠毁3人丧生
旅马大熊猫“靓靓”诞下第二只宝宝
哥伦比亚一架军用直升机坠毁至少7人遇难
西班牙庆祝圣安东尼节 民众“骑马跳火”
兰州榆中黄土高坡上演“水母灯光秀”
冬季不荒芜 这里上演“丰收喜宴”
带工作照回家
福建漳州现大型蚂蚁雕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