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全国百县心律失常规范化治疗与新技术培训项目在京启动
人民政协网讯(记者 李木元)“事实上,全国只有7%左右的医院可以做普通起搏器手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张澍教授9月18日在2015世界心律失常大会上表示:“中国二、三级以上医院7000多家,能做起搏器的医院只有1000多家。希望通过协力共助百县行活动,让中国更多县级医院掌握心脏起搏器植入这项救命的技术。”
项目启动现场
当日,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华医学会在2015世界心律失常大会上宣布“全国百县心律失常规范化治疗与新技术培训项目”在全国启动,旨在帮助中国更多的县级医院医生提高心律失常诊疗能力,从而实现心律失常治疗的“大病不出县”。
该项目由中华医学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发起和牵头,并得到了美敦力公司的大力支持。
2015世界心律失常大会上的与会专家表示,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在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大量的心律失常患者迫切需要治疗。积极开展、普及和规范先进的心律失常诊疗技术已成为必须要做且立刻要做的事情,如何普及到基层的县级医院,则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植入心脏起搏器是目前治疗心律失常和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最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县市级医院尚不能开展,许多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 或只能放弃或者辗转去大城市三级医院就医。
今年8月,9家江苏省县级医院进入“全国百县心律失常规范化治疗与新技术培训项目”第一期培训县医院名单。这9家医院随后也成功进行了相关技术的规范化治疗和培训。
“江苏试点培训调研显示,受访县级医院医生偏好以带教的形式和区域培训讲座的形式接受培训,对感染和并发症的处理最感兴趣,”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曹克将教授介绍:“9家接受培训的县级医院医生普遍认为适应证及程控课程对其工作帮助最大,同时也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术后患者管理的课程培训。”
“心脏起搏介入技术已成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要求手术医生系统地掌握心脏起搏和心电生理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保证安全、有效地救治患者,”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说:“希望江苏试点的经验能够帮助到全国各地的培训,也相信该项目能够切实提高全国各地县级医院的介入医生的水平。”
据悉,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华医学会计划将项目推广到云南的县级医院。
美敦力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心血管业务集团大中华区负责人冯东说:“协力共助百县行项目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相信能够帮助培养一批优秀的医护人员,为县级城市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进一步实现‘大病不出县’的改革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编辑:曾珂
关键词:全国百县心律失常规范化治疗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