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白城市政协组织市、县政协机关干部赴延安学习培训纪实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白城市政协组织机关干部赴延安学习。特约记者 高松 摄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革命的摇篮,信仰的中心,一个凝结着巨大而崇高精神力量的地方。
九月的陕北,阳光明媚,糜谷飘香。9月1日,白城市政协组织市、县两级政协机关干部参加“弘扬延安精神,践行三严三实”培训班,历时七天,完成了全部预定的教学任务,收获颇丰。
市政协副主席高平在开班仪式动员讲话中说:“‘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延安,这个熟悉而神圣的地方,令多少中华儿女魂牵梦绕、心驰神往。学员们要抓住并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深刻理解和把握延安精神,不断提高思想素养和政治觉悟;在培训过程中切实践行‘三严三实’具体要求,努力做到学有所想、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切实践行延安精神,不断创新协商形式,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为白城新一轮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培训期间,延安市委党校教授分别就《延安整风运动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创新及其历史经验》、《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弘扬延安精神,践行“三严三实”》、《学习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张思德与张思德精神》、《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等作了专题教学和现场教学;学员们还登上宝塔山,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驻足王家坪、杨家岭、枣园、抗大革命旧址,零距离感受党中央在延安扭转乾坤、创造辉煌的13年的历史;向四·八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在张思德雕像前重温入党誓言并诵读名篇《为人民服务》、饱含热泪观看了大型红色历史歌舞剧《延安保育院》……一路走来,学员们边看边听边思,沿着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细细品味、重温着那段神圣的红色岁月……
简陋的窑洞中,当年艰苦的革命环境清晰可见,陈设极其简单,一床一桌一椅而已。但就是在破旧的书桌上,毛泽东同志写下了《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诸多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章;就是在屋外不起眼的小石桌上,面对美国记者斯特朗,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藐视一切反动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英勇气概;就是在这样狭小、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才干,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从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年时间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解放战争,创造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大家仰望宝塔山、驻足延河畔,倾听着讲解员细致的讲解,观看着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注视着一件件革命文物,仿佛又置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心中充满着无比的崇敬和热爱,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通过学习培训,使全体学员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学员们一致表示,要以此次延安精神培训活动为契机,深刻领悟延安精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大力弘扬和践行延安精神,积极探索和创新政协履职方式,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为白城新一轮振兴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薛鑫
关键词:白城市政协 政协机关干部 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