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悦读 悦读
古代中秋节俗:女子拜月祈求拥有美丽容颜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 (上官云)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在举办各色活动以示庆祝的同时,人们也把相关节俗过得有滋有味。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古代中秋节会举行祭祀仪式祈福,各地的具体节俗也并不相同。民俗专家萧放则介绍,宋代之时有拜月习俗,只不过男女各有不同需求:男子希望科举有好功名,女子则祈求拥有美丽容颜。此外还有吃新米饭、未来女婿上门送礼提亲等习俗。

仪式与游戏:女子拜月祈求拥有美丽容颜
中秋节俗形成时间并不算晚。据公开资料显示,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当时中秋夜堪称“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游人达旦不绝。
对月亮的朝拜仪式自周朝开始岁时化。民俗专家萧放表示,拜月是对月神的崇拜活动,宋代以后开始流行。拜月仪式大体上是在八月十五晚上,在家或户外设月神牌位,摆上供品如瓜果、月饼等,然后叩拜,祈求月神给予福佑。
“唐代尚未见拜月习俗。宋代之时,男女拜月各有不同需求:男子希望科举有好功名,女子则祈求拥有美丽容颜。随着时代演进,明清以后才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萧放说。
围绕中秋拜月、赏月,各地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性的民俗。高巍表示,拜兔爷、赏兔爷是北京地区特有的民俗,“兔爷的尺寸不同,一般是武生打扮,十分有趣”。
“各地其他较为典型的民俗,则有拜月姑、走月亮、唱月亮等等,还有烧宝塔灯、放孔明灯,偷月亮菜之类的活动,此时,民间未来的女婿还会上门送礼提亲。”萧放说,中秋节节俗南北地区差异不大,只是略有细微区分,“在娱乐方面,北方偏重亲人团聚,南方则户外活动较多”。

饮食:中国民间流行吃新米饭 日本吃“月见团子”
中国饮食文化昌盛,在重大节日中,饮食亦十分讲究。具体到中秋节,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月饼。据悉,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同样起源于月神祭祀的需要。
宋代以来,月饼逐渐在民间风行,关于月饼的文字较早出现在北宋苏东坡的诗句中,“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至明代《西湖游览志会》方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这类描述到清代以后逐渐增多,所记载的月饼制作方式也逐步完善。
“中秋恰逢秋收,新谷登场瓜果丰收,新酒同时上市,所以中秋饮食丰富。”据萧放介绍,除吃月饼外,人们还会在中秋当天团圆饮酒、吃新米饭,南京则有桂花鸭等吃食。
在千百年的发展、流传中,中国的中秋文化逐步向外传播,周边不少国家受到影响。萧放表示,在韩国,中秋又名“秋夕”,“在饮食方面,他们会吃圆形松饼,颜色各异,十分精美。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则会吃江米团子,并称之为‘月见团子’,旧历9月13日也是日本赏月的日子。”
“中秋是个重要的时间点,正处在秋季,体现出明显的丰收景象。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这一节日。”高巍笑着说,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中秋的团圆主题被不知不觉淡化了,“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中秋节俗文化传承下去,更好地融入人们当下的生活”。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古代中秋节俗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