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环卫工香山鬼见愁峭壁清垃圾 每天工作15小时吃住在山上
原标题:环卫工香山鬼见愁峭壁清垃圾
环卫工人在鬼见愁东侧山顶捡拾垃圾 摄/记者杨益
今天上午截止到十时,环卫工人已捡了半屋子的塑料瓶,暂时存放在山顶垃圾分类处,等待下运 摄/记者杨益
法制晚报讯(记者耿学清)国庆长假,香山是北京的热门景点之一,大批游客的到来也使得山路峭壁上散落着垃圾。香山公园的140余名环卫工人每天工作15个小时,多数时间在陡峭的山路和峭壁边上捡拾垃圾。10月1日、2日两天,捡拾了6吨垃圾,比去年减少了约20%。
越陡峭垃圾越多绑绳子翻栏杆清理
53岁的陈师傅绾起拇指粗的消防长绳,扔到香炉峰鬼见愁附近的一处挂在峭壁边的树上,双手按在一米多的栏杆上,用力一撑,攀上栏杆,翻越过去。随后将绳子一端捆绑在树干,另一端系在腰间。51岁的曲师傅拽住绳子一头,此时,52岁的李师傅把两个塑料袋和捡垃圾的夹手递过去,和陈师傅一起顺着近乎90度的峭壁缺口向下开始捡拾。
“这里是峭壁的缺口,也是死角,前天刮的大风很多垃圾都挂在这底下了。”曲师傅告诉法晚记者,越是陡峭、拐弯的山脚垃圾越多,捡拾的时候必须一边看着垃圾一边小心脚下,很多枯枝落叶看起来瓷实,底下却是空的。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抠抠捡捡,陈师傅和李师傅提着一袋垃圾拽着绳子爬上来,曲师傅在上面接应,此时,灰白色的裤子上都沾满了青色的草汁、刺球,胶鞋也沾满了沟里的烂泥。
鬼见愁东北侧山顶,两名环卫工人合作捡垃圾 摄/记者杨益
每天工作15个小时吃住在山上
香山全域共160公顷,140余环卫工要做到全区域覆盖。每天早上3时,工人师傅就起床工作。按规定,6点即可下班,但工人们会等到游客彻底下山离开后才能结束工作,平均每天至少工作15个小时。
散落垃圾多集中在两个门区、香炉峰周围,门区的条件尚可,但香炉峰是香山的最高峰,周边峭壁悬崖,一些游客故意将矿泉水瓶扔到很远的石头上、树丛间,环卫工人经常要冒着生命危险前去,很是危险。
此外,在索道平行的山脊游客经常会不小心散落垃圾,而这些地方更加险峻难行,记者发现,索道下方仅有一条没有修砌的小山路。这几天,环卫工人穿的胶鞋几乎都磨破了一双。
山顶的垃圾会在游客较少时放在索道的缆车上运下来,但多数时间要寄存在香炉峰环卫工人暂住的一间板房内,而这间房平时有十六七人吃住在这里,垃圾存在最里面的“大仓库”内。
两天共捡6吨垃圾比往年少两成
据香山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香山公园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香山管理队包括环卫人员、保安、防火瞭望人员全部融入到网格化管理模式当中,分为四个区一个班(监控室),要围绕网格化七个巡检要素:安全、秩序、卫生、服务、环境、施工及其他制定了各区不同的职责要求。
环卫工人除了负责香山全区域的保洁,也是网格化管理的一支主要力量,同时为游客提供指路引导等服务、制止劝阻吸烟、山林防火等职责。
记者了解到,10月1日和2日,环卫工人共捡拾了6吨多的垃圾,总体数量比往年减少了两成多,“游客素质比以前真的提高了很多”。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环卫工峭壁清垃圾 香山 峭壁捡垃圾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