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人物志人物志
赵少昂:此生只愿作闲人
“第一个为广州艺博院捐画。”卢延光回忆赵少昂:
一杯清茶与世无争 痴迷艺术以蝉比心
赵老先生谦卑美德 这种风格现在成了绝响
荷塘
1945年,“今社画会”同人在广州。从右至左:赵少昂、关山月、黎葛民、高剑父、陈树人、杨善深
资料图片我曾见过赵少昂两次,都是去香港拜访他,都是为了他向广州艺博院捐赠作品这件事。
1993年,广州市敲定要建艺博院及十个名人馆之后,我作为广州美术馆的一把手,便开始配合相关部门确定名人馆的名单,并一一拜访这些艺术名家。一开始,香港的赵少昂先生便在我们的商议对象之列。就我个人而言,我也早闻先生大名,心慕其艺已久。
应该是在1994年,我随在任的广州市政协领导到香港,在丽晶酒店第一次与赵少昂见面。那时,赵先生90岁刚过,坐着轮椅。席间,邬梦兆代表市委、市政府 向老人家传达为他建个人艺术馆的信息。赵少昂用不大方便的手抱拳,不停地打躬作揖,不断地说着“感谢大家的爱护与尊重”。“我何德何能受此尊荣?”在众多 晚辈面前,老人家的虚怀若谷让人感念不已。
一个90岁的老人没有任性与自傲,更没有倚老卖老,而是惶恐地抱拳点头。此种谦卑与美德,也只有他们那一代学富五车、成就斐然的人才有。可惜,这种风格现已成了绝响。
自比寒蝉的赵少昂,生活极其简单,每天从他那并不豪华也并不阔大的居室走出,在附近的茶楼吃几样点心,喝一杯清茶。然后,又回到居室画画、看书、授徒,数十年如一日。
在签协议的时候,我到了他那简朴的居室。客厅小,画室也小,但小而雅致,有着浓郁的文人风气;墙上挂着徐悲鸿送给他的画像,架台上摆着观音、佛像。我想, 他应该是信佛的,至少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老人家请我去了他常去的茶楼,掌柜、跑堂都很尊敬他,热情地招呼,热情地点菜。他吃得简单,也吃得慢, 酒是少喝的。他的生活是清水般的洁净,他惜福。
1995年,广州艺术博物院刚刚奠基之后,第一个捐赠展便是赵少昂先生的。那一天,广州名流云集,关山月、黎雄才等前辈都过来了,但赵先生并没有来。他的精良作品到场了,就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世间往往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赵少昂早年丧父,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凄凉,人世的辛酸早就降临于其头上。生活起点低,就从低处梦想,不敢奢望,这也是造成他自 比寒蝉的原因。至于人生要达到什么程度,赵少昂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什么是生活的简单、简朴、简洁,我从赵少昂身上得到了答案。
赵少昂狭小画室的一个笔筒上刻着这些文字,辨识度高,一看便是“少昂体”,一看便是赵少昂的心志。业师高奇峰早年矢志于革命,但最终彻底回归画室。而赵少昂也从中感受到了人生除了艺术,都是虚幻。
日前,纪念赵少昂诞辰110周年系列展览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幕,读者不妨前往欣赏他苦心经营的艺术的风景,去感知他的“岭南独秀”。(韩帮文)
简介 赵少昂
著名国画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之一
“我要为中国培养 艺术人才”
赵少昂名垣,字叔仪,生于1905年,祖籍广东番禺沙园里,父亲早逝,家境贫寒,赖母佣工就读私塾三年。他的《国画要诀》第一点就是:“余少孤,赖母佣工就塾,遂刻苦向学,冀达成吾母所冀望。”
他在少年时即显露出艺术天分。据其回忆:上私塾翌日,在塾内戏绘一鱼,自我欣赏,一时忘形,从楼梯跌下。在塾内,图画一科必列第一,先生许为“天分加人一等”。
16岁时,赵少昂师事岭南派先贤高奇峰,成为著名的“天风七子”之一。1930年,作品《双飞白孔雀》参加比利时万国博览会获金牌奖,同年在广州创办岭南艺苑,化育天下英才成为其艺术人生中一条极为重要的主线。
他直至晚年都没有停止过教授学生。对此,曾有人并不理解。赵少昂先生在八十年代,曾经谈到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要教学生时讲:“我曾(经)想过七十岁以后就 不教了,但现在学生却越来越多。若只是为了我个人,我是不会再教画的,因为我开一次画展就可以得一笔可观的收入,但我要为中国培养人才,希望后代为中国艺 术发扬光大。”由此可见,赵少昂为推广中国绘画艺术,真正是做到了不遗余力,而所体现出来的是一个艺术家所负担起的社会责任。
在其从教六十多年中,所教的学生难以计数,遍布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不少学生早已成名或在各地生根开花,台湾地区绘画大家欧豪年便是他的高足。
常用一方闲章“此生只愿作闲人”
抗战期间,赵少昂一度与家人避居广州湾(现湛江)。当时,国立中央大学及国立艺专均聘其为专任教授。沿途写生并多次举行画展,曾将义卖所得赈济灾民,获舆 论好评。途经广西桂林,被当地优美的山水风景所吸引,因此暂留该地写生,以致连去当教授都耽误了。1944年,赵少昂画展在重庆举行,徐悲鸿特意在当地的 报章上刊登广告,广为宣传、推介赵少昂的艺术和为人。文曰:“番禺赵少昂先生,早岁曾游艺坛名宿高奇峰先生之门,天才豪迈,有出蓝之誉……余尝赠以诗曰: ‘画派南天有继人,赵君花鸟实传神;秋风塞上老骑客,烂漫春光艳羡深。”
198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办大型“赵少昂画展”,画展前夕,《人民日报》刊登了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吴作人的文章《岭南巨匠 ——写在‘赵少昂画展’之前》。开幕式当天,著名画家李可染、李苦禅、吴作人、蒋兆和、华君武、黄胄等出席,可惜赵本人未能亲临北京。
赵少昂一生专注艺术,与世无争,他作品中经常用的一方闲章“此生只愿作闲人”就足以表明其心态。他曾经说过:“因为我写画,所以此生只愿作闲人”。他专注 花鸟画,对蝉题材有开拓之功。对此,他曾解释:“蝉是最好的,它只是靠饮露养大,其它东西也不用吃,因为露水是最清洁的,撇开所有的东西,都是为了清洁, 所以我借蝉作比托。回顾八十多年来,尤其是经过这么多的战乱,真好像发了场大梦,哪会再希望什么呢?只是希望能够写番两笔好画,聊以自娱而已”。
赵少昂年表
1905年 3月6日(农历二月初一),生于广东省广州市,
原籍广东省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沙园里。
1920年 更名“少昂”,字叔仪,入高奇峰私立美学馆学画。
1927年 任教于佛山市市立美术学校。
1930年 作品《白孔雀》参加“比利时万国博览会”获金牌奖;在广州创办“岭南艺苑”。
1937年 任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中国画系主任,教授花鸟画。
客居香港,其间与徐悲鸿往来密切。
1944年 先后在成都和重庆举办个人画展,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广东灾区。
1948年 赵少昂移居香港,复设岭南艺苑。
1960年 应邀赴美国参加艺术活动
1987年 先后在广州和北京举办“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合作画展”。
1995年8月 向筹建中的广州艺术博物院捐赠书画作品一批,
广州美术馆举办“赵少昂先生捐赠书画展”。
1996年 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1998年 香港艺术发展局颁授“视艺终身成就奖”。
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一)上午7时50分在香港病逝。
编辑:陈佳
关键词:赵少昂 此生只愿作闲人 广州艺博院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