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周殿生:“双语”高歌团结情

2015年10月19日 09:25 | 作者:张迎春 王春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我们是凯琳达西(同胞),千万年迪力达西(知心人),手拉手儿乎西乎依(和颜悦色),党的阳光照边疆,温暖如巴哈尔(春天),祖国母亲爱我们,每一个派尔赞提(儿女)。勤劳实现着强国梦,团结是福分裂是祸,我们一起创造生活,建设我们中国……”

  在新疆大学,这首歌颂民族团结的汉维双语合璧歌曲《我们是凯琳达西》被广泛传唱。这首歌曲的创作者正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民革新疆区委副主委、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殿生。

  漫步在新疆大学的校园,不时可以听到广播里、手机中传出这首学生们合唱的《我们是凯琳达西》。2010年,这首歌曲被刊登在《新疆教工》刊物上,走进了新疆各地的大中小学校园。每每听到学生们哼唱这首歌,周殿生的脸上就会漾起笑容。他多么希望这些年轻人谨记歌词,一生一世感念祖国的恩情。

  说一口流利维吾尔语的周殿生,致力于新疆“双语”教学30年,培养了很多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周老师太好了,对我们少数民族学生像亲人一样,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领路人。”克拉玛依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阿斯亚是周殿生委员20多年前的学生,提起老师,她几度哽咽。她忘不了1987年的那个夏天,周老师带领他们班去五家渠实习。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她突发急性阑尾炎,被老师和同学们送到医院。

  “你放心吧,我们就是你的亲人,一定照顾好你。”上手术台前,周老师一席温暖的话语让惶恐中的她铭记终生。她知道,那夜周老师一直守在手术室外直到凌晨。但她不知道,等她转危为安沉沉睡去,周老师又急着赶回住地照看其他学生,天黑路滑,他跌得满身是泥……

  周殿生赢得了无数少数民族同事、学生的尊敬和友谊,多年来,他陶醉于自己这份与众不同的幸福感觉。可是,2009年7月5日的那个夜晚,他的心被撕成碎片:“不应该这样呀,不应该!”

  怎样从微观上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这是他努力多年在苦苦求索的问题。“7·5”事件后,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急迫地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半个月后,一首以汉维双语填词,充满“新疆味道”的新歌诞生了!

  虽不是专业音乐人,但歌声中饱含着满腔对祖国和各族兄妹的深情厚谊。“语言的魅力,就是能让彼此的心灵沟通。”每每看到学生们动情地歌唱《我们是凯琳达西》,周殿生心里特别欣慰。

  自2008年初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他就为“双语”教育大声呼吁。他提交的第一件提案———《关于加大对新疆“双语”教育投入的建议》被民革新疆区委带往全国两会,引起广泛关注;同年9月,中央决定向自治区拨付“双语”经费37.5亿元;2009年初,他又提交了《关于监管好“双语”工程巨额资金使用的提案》,自治区财政厅、教育厅等有关单位已明确答复,将采纳他的部分建议以加强监管。

  不仅创作出脍炙人口的民族团结歌曲育人,周殿生还在自治区政协全会上先后提交了《关于在高校把维语作为公共选修课程开设的建议》、《关于在新疆推广MHK(民族汉考)的建议》、《关于建立新疆语言大学的建议》、《关于新疆招考公务员优先录用维-汉、汉-维双语人的建议》、《关于在新疆建立语言文字博物馆的建议》等提案。作为身处边疆地区的高校教师,近年来他经常参加国内有关语言安全、文化安全和语言战略方面的学术研讨会和高层论坛,今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新疆语言社情与隐患调查》,在新疆文化安全和语言战略方面进行开拓性的研究,探讨通过提升国家语言能力(包括公民语言能力、国家主要语言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在国内外的地位;国家语种能力和现代语言技术发展水平国家语言生活管理水平),促进新疆社会长治久安的新途径。

  “民族团结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实实在在地付出努力。”秋深、风起,周殿生坚定的话语,和着《我们是凯琳达西》的旋律飘扬在新疆大地……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周殿生 “双语” 团结 新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