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学院书画学院
素描怎么了:美院教学中的素描
太阳下面没有什么新事物,艺术界仍在延续着百年前的论说与争议,比如素描。
上世纪初,在民族危机与西学涌入的大背景下,变革成为 文化艺术界的鲜明主题。在变革浪潮中,素描及写实的观念被抬至崇高地位。陈独秀说:“因为要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蔡元培说:“甚望 中国画者,亦须采用西洋画布景写实之佳,描写石膏物象及田野风景……今吾辈学画,当用研究科学之方法贯注之”;徐悲鸿说:“学习美术一定要从素描入手,否 则是学不成功的”……
2015年3月25日,杭州,中国美术学院阅卷教师在给考生试卷评分。CFP供图显而易见,在“科学”理念与西方写实观念的映照下,中国传统绘画精神变得卑微不堪。到底该如何改良中国画?彼时,素描被推选为不二法门。尤其是学院系统的建立以及苏联模式的引进,素描在教学及创作中几近占据了垄断性的地位。
而与此相对照的是,近现代的西方国家掀起一波波的现代主义风潮,绘画从写实走向抽象,走向更纯粹的艺术本体。可以说,我们与西方走了完全相反的一条路 ——我们从意象思维走向写实思维,捡起的是他们丢掉的东西;而西方则从“有形”转到“无形”,颇有回归我们传统审美精神的架势。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对比, 值得深思。
我们以为传统审美精神落伍了,以为在西方写实造型体系的映照下,传统绘画有太多不科学的方面,以为先进的素描语言可以改造中 国画。但现在回过头看,徐悲鸿等人所奠定的绘画格局到底有多大突破,目前仍很难下定论。而真正意义上的艺术高峰,则是由黄宾虹、齐白石等传统派画家所树立 起来。相比于以“意象思维”为内核的传统绘画,我们现代人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似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中国画的没落就从素描教学开始。”这到底是不是陈丹青在故作惊语呢?他进而看到了美院教学中素描的繁荣,也看到了艺术精神的破败。对此,他继续质问:“为什么咱们美术学院的这些素描死路一条,是一场灾难,是反艺术的?”对此,他感慨:“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
而这个延续了一百年的问题,何时何人能给出权威的回答呢?
编辑:陈佳
关键词:素描怎么了 美院教学中的素描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