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天一冷 烟灰缸重回室内
号称“史上最严”的北京控烟令实施已经四个多月了,12320公共卫生热线接到的控烟投诉逐月下降,但控烟形势依然严峻。记者走访发现,部分公共场所控烟监管有所松懈,烟灰缸竟又重回室内。控烟投诉中,针对餐厅和写字楼的投诉量居高不下。
公共场所吸烟回潮
烟灰缸重回酒店房间
上周,天津的周先生到301医院看病,当天下午入住医院附近的一家四星级酒店。办理入住手续时,酒店工作人员并未提醒周先生北京已全面禁烟,酒店房间内禁止吸烟。
周先生烟龄30多年,他进入房间,放下行李,看到茶几上摆放着一个纯白色烟灰缸,就掏出烟点上,美美地吸上一口。周先生的亲戚提醒他,北京禁烟,房间内不能吸烟。周先生不以为然:“酒店房间又不算公共场所,再说不让吸烟怎么会有烟灰缸?”
酒店客房到底算不算公共场所?市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北京控烟条例包括所有带“盖儿”的公共场所,宾馆酒店客房也在禁烟范围之内。
气温刚一下降
室内吸烟开始增多
孙先生在一家国企工作,办公楼内各种控烟标识非常醒目,电梯间也在播放控烟宣传片。今年6月,控烟条例实施,室内全面禁烟。每天孙先生都要下楼两三次到室外吸烟区吸烟。
最近两周,气温下降。孙先生晚上加班时,不再下楼吸烟,而是趁着办公楼内人不多,躲在卫生间过瘾。孙先生说:“我看单位也没什么人管,加班时也没别人,而且现在晚上比较凉了,就懒得下楼去室外抽烟了。”
在“无烟北京”微信平台上,也有市民举报写字楼的厕所和楼道吸烟现象严重,烟气甚至弥漫到办公区域。还有市民反映,鲁谷路一处写字楼15层的厕所里天天有人吸烟,向公司反映也没效果,还有人在办公室里吸烟。
此外,一些餐馆尤其是24小时营业的餐馆中,又开始出现室内吸烟的现象。“现在也没人查了,天又凉了,轰人出去吸烟不合适。”海淀区五道口附近一家串吧的服务员说。
投诉量逐月下降
餐厅写字楼投诉居高
12320公共卫生热线是接待市民控烟投诉的主要渠道,记者昨天从12320获悉,控烟投诉量逐月下降,最近趋于平稳。
统计显示,12320热线6月投诉量为3305件,平均每天大约100件;7月投诉量1839件;8月投诉量1491件;9月投诉量1279件,相当于每天40件左右。9月投诉量与控烟首月相比,减少一半多。
9月1日至9月30日,“无烟北京”微信平台接到群众对违反《北京控制吸烟条例》的投诉举报共400件。被投诉场所排在前五位的是餐厅(125件)、写字楼(97件)、办公场所(40件)、网吧(26件)、其他(19件)。
当月被投诉三次以上的单位共有9家,分别是丰台区中福丽宫品牌基地、海淀区新起点嘉园、石景山眉州东坡酒楼、丰台区李家大院食府、朝阳区鸡公煲、朝阳区通联大厦、海淀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海淀区北京迷笛音乐学校、朝阳区三里屯SOHO写字楼。
餐厅和写字楼被投诉数量居高不下。
投诉程序较繁琐
市民监督热情下降
业内人士在分析控烟投诉量减少的原因时表示,控烟令实施首月市民关注度高,有参与热情,所以投诉量出现高峰,此后关注度和热情出现回落。
刘女士曾经向12320进行过投诉,她没想到,投诉的程序还挺繁琐,除了需要说明投诉单位的名称,还必须要说明具体地址、门牌号码。刘女士只好利用手机地图查询具体地址,费了不少时间才完成投诉。此后,刘女士也就失去了继续监督举报的热情。
控烟满意率达76%
志愿者支援控烟监督
此前,中国控制吸烟协会曾做过调查,北京控烟条例实施后,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识率由53.23%提高到74.38%。无烟环境最好的是医院;控烟环境变化最大的是网吧、酒吧、公共交通站;宾馆无烟环境建设有待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76%的受访者对《条例》的执行情况表示满意,仍有24%的受访者对目前的无烟环境不满意,这说明公共场所控烟执法力度还需加强。
如何继续保持控烟执法和监管的力度呢?卫生监督人员表示,目前仍然维持着高频率的控烟监督执法工作,例如9月份,市卫生监督所和朝阳区卫生监督所就对建外SOHO和住邦2000等写字楼进行控烟突击执法检查,查处了在楼内违法吸烟人员,建外SOHO写字楼还将受到行政处罚。
9月起,各区县纷纷成立控烟志愿服务分队,到公共场所进行宣传、劝阻违法吸烟情况,巩固控烟实施成果。目前,控烟志愿服务分队已在北京西站等地点上岗,劝阻不文明吸烟行为。在西站北广场,短短两个小时,志愿者就劝阻了近200位吸烟者,共捡烟头600多个。(记者 方芳)
编辑:赵彦
关键词:公共场所吸烟 最严控烟令 12320热线